天府评论 >> 川报评论 >> 正文
改变“重医轻护”,不信耐心唤不回
http://www.scol.com.cn(2015-3-20 15:14:5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周明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日前,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全国三级医院的各个病房都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占60%病房的地市级医院的比例不低于80%,县级医院不低于40%。

  当前,各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态度与技术水平,的确与患者日益增长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加之职业精神的欠缺,职业美誉度的下降,引发的医患纠纷不时曝光。究其根由,还是出在我们的思维理念与政策导向上。长期以来,有一种较为固化的思维是“重医轻护”,医生永远是主角,护士只配当配角。在这种意识导引下,普遍造成护士待遇过低,工作强度过大,社会认可度过小。

  另一头,那种“空头支票”式的口头与文字赞美却格外刺眼。什么“白衣天使”,什么“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什么“生命健康的守护神”,什么“天使们均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云云。这些玩虚招、耍嘴皮的东西,亦如汗牛充栋,但具体到护理事业上的财力投入,却严重不足。记得新华社记者不久前调查称,国家36年前制定的1:0.4的病床与护士配备比例至今无法达标。一些医院包括院长在内,在引进医生上毫不含糊,舍得重金,但引进专业护理人才时,却精打细算。另外,几乎每一次医院的减员增效行动,均让护士冲锋在前,用下岗去支付改革成本。

  于此,还要求护士做到“笑脸服务、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由于护士处在医护最前端,直接与患者面对面,她们极易成为医患矛盾的导火线和受伤者。因为在医院领导和医生、患者眼里,从事护理工作无需多少技术含量,只要能跑、能笑就行,不外乎就是打打针、挂挂瓶、送送药等一类工作。观念的长期积聚和发酵,使她们该有的职业荣誉感和尊严感不断被拉降。这造成了大量护士洗手不干,“挥手自兹去”。

  当年曾引动舆论一片波动的“成都一家医院的护士长张德丽出走事件”,不少论者真心唤她回,但如今看来,呼唤是徒劳无功的。张德丽再也不堪重负,终于站出来捅破某种观念和现实的这层“窗户纸”。一个为自己的梦想和挚爱坚守和践诺了20年不弃的白衣天使,从18岁花朵般的季节守望到今天的成熟与芳醇之际,突然间转身,抛却所有的与天使情怀相系的记忆和芳菲,实际上早就折射出我们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和政策冷漠。

  因为,当今社会,像张德丽这样的“逆淘汰”从不或缺案例。但此类灰色镜头一直只见曝光难见疗伤。如今,一些医院已经招不来护理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了。我的侄女,当年听从我建议学了护理专业,但3年毕业后去应聘几家三甲医院,都开出三千元不到的月薪,而且还不包括五险一金,老天爷,你叫这些年轻女娃娃们如何在大城市里生活?离开医院,几乎不用考量,因为即便到大酒店当一服务员,恐怕都比这个工资待遇要高。

  是到了扭转这一局面的时候了!我们的社会能使更多的护士不再孤独和神伤,就需要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医疗腐败的“圈”被正义彻底打破;就需要在新医改挺进深水区时,举社会合力,铲除医卫体系上的弊端,搭建医患互信平台,让护理工作得到应得的精神与物质尊重。如此,白衣天使才不会飘然飞离医院,当然,他们的“耐心”也会重回胸间。
相关评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