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评四川 >> 正文
干部走基层 莫惧“民扰官”
http://www.scol.com.cn(2015-3-22 8:19:0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吴桂桃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党的方针政策,惠民举措,决策在上层,但决策依据则是源于基层,最终落实也体现在基层。党的工作,是从基层而来,回归到基层中去,所以,基层是党的宗旨的落脚点和归属,也是干部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开创党的事业,建设经济社会,服务人民群众,干部是践行者,肩负着具体的贯彻执行职责。重基层,走基层,问计于基层,服务基层,是干部做好工作,干出实绩之所必须。

  整治“四风”活动中,部分干部暴露出机关习气,衙门作风。开展工作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观念,不愿意深入基层,坐等群众上门办事。此类干部,除思想惰性外,担心到了基层,会招来群众“麻烦”,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太平官”思想,不去主动接近群众,与群众脱离开来。这种行为,看则“聪明”,实则是在耍“滑头”,回避问题。久而久之,只会让干群关系变得疏远,干部不了解基层情况,群众不支持干部工作。

  担心“民扰官,避而远之的行为,是干群间的一道“篱笆”,应当进行拆除。而“走基层”活动,恰是一剂“良药”。俗话说:“人亲,人亲,经常走动才亲。”干群关系亦是如此,把“走基层”作为常态,常在基层走走,跟群众混个脸熟、人熟、心熟,群众才乐意把干部当朋友,才愿把所思、所想、所盼向干部倾诉。干部也能从中掌握基层实情,把握群众动态,于决策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发展稳定有利。

  倘若干部因怕群众找“麻烦”,只会让群众的“麻烦”日积月累,越来越多,以致引发更大问题,阻滞党的事业发展,阻碍干部工作开展。而累积形成的大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还得干部去化解。与其这样,不如将功夫下在平常,多走基层,办实事,解民情,化民忧,切切实实把群众的问题及时化解在基层,把党的好政策“挑水到井边”,送到群众手中。干群关系顺畅了,群众问题减少了,工作推进顺利了,百姓满意,组织满意,何乐而不为呢?

  今日怕“麻烦”,惧民“扰”,明天反会招来“麻烦”,受到“民扰”的包围困惑。担负起责任,走实基层之路,解决好群众问题,以好作风带动工作推进,带出干群关系新气象,方显干部本色。

  当然,干部“走基层”,并非简单地走,随意地走。欲收到实效,还得配备必不可少的“行李”,将其作为“标配”,做到“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方能走出实在的效果。这就需要干部带着感情走、带着问题走、带着责任走、带着行动走,把每一步走实走细,服务关口下移,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带着感情而去,方能用心走。感情才是干群关系最好的“粘合剂”,不妨把“结对认亲、加深感情”作为走基层的“敲门砖”,开展“领导结远亲”“党员干部结穷亲”等活动,用真情作“试金石”,把真情融入在基层的每一段路上,内化在为民排忧解难的每个细节。由此得到的是群众的信任,对干部工作的支持,走出干群的鱼水深情。

  带着问题而去,才不会入岔道。干部“走基层”,并非走马观花,或者到基层呼吸新鲜空气,舒活筋骨,而是要为群众解决实在问题。要把“问计问需,知名为民”作为走基层的“金钥匙”,把“走基层”作为了解群众需要的契机,掌握群众的需求,从而为政策制定,服务内容的确定,提供依据。

  带着责任走,方能敢于担当。责任是干部服务的“催化剂”,能促使党员干部摆正自身位置,突出岗位职责,以勇于担当的态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大力开展“提诺、审诺、亮诺、履诺、评诺”活动,给党员干部加码,让其未走先有言,有言必有行,有行必有果,以此倒逼干部有所为,提升“走基层”的实效。

  带着行动走,才能将目标化为现实。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要落实在行动上。建立长效机制,把干部“走基层”常态化,作为干部开展日常工作,服务为民的必要程序,从而让干部的身影常在基层,干部的脚印常留“田坎路”,达到工作在基层做,劲在基层使,工作业绩在基层体现的氛围。通过严管干部,及时纠正查处违违规纪干部,让干部“走基层”的行李中,不掺和杂质,基层之路走得更顺。
相关评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