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天府声音 >> 正文
让“不念讲稿”成为两会明规则
http://www.scol.com.cn(2015-3-11 10:08:4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3月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四川团全体审议预算报告。看到总理携多名部长“下团”,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挺兴奋,因为当天他报名了大会发言。“我是第二个发言,刚讲到‘ 今天发言题目是’,总理就打断了我。”刘永好向记者回忆,总理说:“永好,你的报告我全看了,我问你一些问题,我们来互动。”其后,就刘永好准备的讲话稿内容李克强连续发问。(3月10日《新消息报》)

  同时被打断“照本宣科”的还有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成都市长唐良智等人。李克强说:“为了节省时间,不用念稿子”。应该说这种打断“照本宣科”的举动,才让两会回归到了本来的位置上。

  无论是开什么样的会议,都会有大会发言这个程序。而我们看到的所有大会发言,都会是一模一样的模式,就是发言者手里拿着讲话稿,眼睛盯着讲话稿,专心致志的“一气呵成”。不能说这样的发言有什么问题,也不能说这样的发言就会是虚假的。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模式化的发言,让发言的本意失去了。这些发言都是提前准备的,里面的句子,里面的词语,里面的数据,都是提前写好了很多天的。虽然说,发言者本人也做了积极的准备,甚至将发言稿已经修改了好多遍,其态度是认认真真的。可是,正是因为有了积极的准备环节,也导致了不少问题。

  比如说,这样的发言稿,就少了灵活多变。开会的主题虽然未变,都是事前定下来的,但是,在具体的会议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会出现细节的变化,事前准备的发言稿,就不能将会场的新变化照顾到。这就使发言稿死板教条起来。最为关键的是事前准备的发言稿,还有可能是经过了“美容”的,是专拣好听的说。除了激发干劲、激情澎湃、倍受鼓舞之外,缺少了发言内容的干货。这样的发言稿多了,就会让会议预定的目的大打折扣。

  正如被李克强总理打断了“照本宣科”的几位发言者一样,他们准备的发言稿其实都是大路边上的话语,连总理都没有了听下去的激情。两会是为了听取建议的,是为了吸收民意的,只有多听到真实的声音,才能更好的制定全国下一步的发展蓝图。而李克强打断“照本宣科”之后,提出的问题,才是大家最关心的。“照本宣科”是一种习惯,在改变会风、文风的今天,我们理应让这种“照本宣科”成为历史。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开会听取汇报的时候,要学会打断“照本宣科”,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实情。而对于发言者来说,也应该积极适应这种全新的会风,要学会在没有讲话稿的情况下发言。即使,讲话稿没有参水,但是能够摆脱讲话稿的束缚,说说自己的工作和建议,也检验着一个人的“胸有雄兵”的自信。

  打断“照本宣科”可以“热烈鼓掌”,“不念讲稿”的会风应该延续下去。
相关评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