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评四川 >> 正文
官员“脱口秀”,缘何引来“口水狂澜”?
http://www.scol.com.cn(2015-2-20 7:25:2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蒋小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2月11日下午,德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该市经信委、环保局、发改委等8位市政府组成部门的“一把手”依次登台述职,讲了一场10分钟的“脱口秀”。“说的人”是政府组成部门“一把手”,“听的人”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旁听市民。“脱口秀”讲得精彩可不够,前一年许下的承诺做得不够好,“一把手”将被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约谈。(2月16日 华西都市报)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连日来,随着德阳市将政府部门“一把手”们邀上了演讲台脱稿述职的持续发酵,引来了众多关注和点评。试想,如此闪亮登场,让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旁听市民”现场评判,无疑让述职考核更接地气,可也让部分官员很不适应,说得好与不好,都在内心增加了不少压力和忐忑。笔者不禁试问,官员述职“脱口秀”,缘何引来“口水狂澜”?耐人寻味。

  俗话说,“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长期以来,述职报告时我们见惯了领导干部手拿稿子“照本宣科”,这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如今,各地针对考核官员的履职情况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试点,诸如电视访谈、网络问政、现场答疑等……给了群众一个个新的看点。四川省德阳市将部门“一把手”述职“脱口秀”视为一项较真碰硬的创新之举,消息一出,引发大量网民围观,有人说此举是对干部真才实学的考察,“嘴皮子”功夫也应当是基本功;也有人认为应当防止“唱功好做功差”,不能本末倒置。

  “有工作才有底气”。现实当中,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胸怀全局,脑子里的民生问题、工作成绩、数据实例完全可以信手拈来,根本无须讲稿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在会议讲话、述职发言当中,出于对与会人员的尊重,官员们往往事前会准备一份简单的讲稿或者发言提纲,尤其是在作“述职”报告这样的正规场合,准备一份简单的书面材料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由此观之,“脱稿”述职的要求没啥大不了。相反,越显得郑重其事,对干部的要求反倒越是“降格以求”,弄不好就成了新的形式主义。

  诚然,从新闻价值角度来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领导干部“脱稿”述职本就平常,之所以成为媒体的焦点,说到底是由于我们身边正常的东西还是少了。当下,官员讲话、述职 “照本宣科”之所以成为常态,是由于有的官员平时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比较严重,讲话稿基本上由秘书代笔,官员离了稿子就“手无抓拿”。这样的现实语境之下,忽然有人要玩“脱口秀”了,与其说新奇,倒不如说这是久违的求实风和亲民风让大众“重温旧梦”。

  依笔者愚见,官员述职“脱口秀”之所以引来“口水狂澜”,一方面折射了官员亲民之举过少过疏,另一方面也给干部考核工作提了个醒。其实,述职脱不脱稿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实事求是、言之有物。我们的人大监督也绝不能将说的“中不中听”当成评判干部履职情况的唯一标准。领导干部唯有发自内心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坦诚相待,既要说得好,更要做得好,才能赢得网上线下百姓群众的鼓与呼。
相关评论:
·述职搭上“脱口秀”这个可以有
·一把手“脱口秀”能不用就别用吧
·人大监督不能止于官员的一场脱口秀
·官员“脱口秀”述职咋也成了新闻?
·“脱稿”述职咋也成了新闻?
·“脱口秀”应变为“实干秀”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