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广角 >> 正文
告别“春节霾”,观念需改变
http://www.scol.com.cn(2015-2-22 7:48:5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朱波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媒体报道,春节前夕,全国有超过130个城市出台烟花爆竹禁放措施,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禁令,倡议春节减少燃放鞭炮。然而,春节短时污染让PM2.5指数曲线“飘红”直至爆表——仅除夕之夜,100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其中7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被列为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由此可见,春节采取“禁放”措施或出台“禁放令”,成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一纸空文。

  近几年,春节期间放不放烟花爆竹,当算是媒体特别是广大网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之一了。有人认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为了图个喜庆、盼个吉祥,燃放点烟花爆竹未尝不可;也有人认为,现在城市高楼密集,烟雾弥漫很难发散,呛得人睁不开眼,燃放点烟花爆竹不仅会产生噪音,还造成污染和人身伤害。一时间,“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大家众说不一,各执一半,很难分个高低上下。

  任何一个民族风俗习惯是长期来自文化、宗教、历史积淀的结晶,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也是如此。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中有“年兽”的传说,所以,在除夕夜,一直流传着放鞭炮驱除年兽的传说。加之,春节又是旧年的结束、新年的节点,在这个年末岁首的节骨眼上,烟花爆竹起到了辞旧迎新的作用。此外,尽管中国各地过春节的习俗各不相同,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却是各地共有的民俗,放鞭炮与月饼之于中秋、粽子之于端午一样成了春节唯一的共同符号。因此,禁放烟花爆竹,很多人觉得没有了“年味”似的。

  谁曾想,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原本宽阔的农村被拥挤的城市所代替,悠闲的农业人口也更多地转化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空间的压缩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让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安全、火灾、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负面因素被放大,也让这一民俗与现代城市社会管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越来越激烈。

  早在1993年,北京等大中城市就曾经颁布过法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由于民俗所致或市民的觉悟“较低”,长期出现“你禁你的,我放我的”等禁而不止的现象发生,所以,后来由“禁止燃放”改为“限制燃放”,“禁改限”主要在燃放烟花爆竹的品种、燃放时间和燃放地点上作了明确规定。

  现如今,提倡“放”与“禁”,双方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道理,完全放开与全面禁止恐怕都无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不是吗,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肯定行不通。笔者认为,“放”与“放”的双方当博弈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如,政府可以进行协调引导,鼓励企业通过高科技开发更安全环保的烟花产品,同时,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对生产危险、污染的烟花企业坚决取缔。只有从供需双方面的调节上大做文章,才能使燃放烟花爆竹的民俗与现代社会协调。如禁止午间饮酒或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人们总是振振有词,不让饮酒或吸烟,你厂家就别生产这些“玩意儿”,禁放烟花爆竹也是如此。应该更多采取倡导方式,移风易俗,推广文明民俗。

  各地不妨采取长春市的做法,各城区、开发区在春节前夕就以过个 “绿色健康环保幸福年”为契机,在辖区内开展送春联送福字、挂红灯、拍全家福、拜邻里等活动,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凡事政府不可主导,动不动就指手画脚,行政命令,到头来,还是有令不行,禁而不止。切记:告别“春节霾”,观念需改变!
相关评论:
·梦想在春天放飞
·不能让烟花爆竹影响环境和社会文明
·羊年话羊道吉祥
·“过度购置年货”的坏习惯也该改改了
·恪守过年这份信仰
·请向春节坚守岗位的人们致敬!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