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天府声音 >> 正文
“走基层”自觉才出彩
http://www.scol.com.cn(2015-1-26 11:28: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有时说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一年多来,全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作风建设,部署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不断取得实效。“走基层”活动,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智慧的最好注解。省两会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几位关注三农问题的代表、委员,看他们对到农村“走基层”有什么见解。 (1月26日四川在线)

  “走基层”就是深入基层、接触群众,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体验群众辛酸疾苦,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从干部的角度来看,“走基层”是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是干部调查研究,掌握问题原因,做出正确决策的工作方式;是干部推动工作,推动各项政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地见效的有效举措。从群众来看,群众总是希望干部们能多到乡亲中走走看看,帮助解决一些问题。群众对能为自己解决好实际困难,对自己嘘寒问暖的干部总是非常喜欢、非常欢迎的。

  许多领导干部能够意识到“走基层接地气”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必要性,也走了一些基层,办了一些实事。但是很多时候,干部的“走基层”是出于组织的安排,慑于制度的约束,不得不去。这可能就是一些人抨击干部走基层、擦栏杆、坐公车是“作秀”的原因。

  在我们身边,绝不缺乏长期扎根基层、为民解忧办事的领导干部,焦裕禄、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他们都为为民服务作了最好的注脚:只有时时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兴奋不兴奋,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同意不同意作为想题目、办事情动身点和回宿,人民才会推戴你、支持你。

  为群众服务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坚持“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坚持“走基层”这个最管用的“笨办法”。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行动,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用脚去缩短距离、丈量作风,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受教育、转作风,鞋上沾泥了、身上出汗了、群众受益了,就能以解决问题的“硬道理”取信于民,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为群众服好务是本职,本职不是要受到约束才去做,被“逼”去做的,始终是不甘不愿,始终会“应付了事”,必须是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不仅“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把基层当作自己的家,以务实亲民行动做群众的贴心人,一心一意地沉到基层、融入群众,深入到村庄、社区、工厂、学校等基层社会单元,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主动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建感情,多换位思考、多交心谈心,着力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增进情与情的交流,努力用党员干部的“拳拳真心”换来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共建美丽幸福和谐家园的“炽热恒心”。
相关评论:
·下基层要念好“深、近、实”三字经
·“走基层”——走得方式很重要
·真心走基层走实更要走“活”
·干部走基层要念好“三字经”
·走“实”基层要做到四个坚持
·走基层真不真关键看实不实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