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专项评论
显示方式: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
  • 在全球史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独特意蕴

      ——专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11   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也不只是个人的杯水风波,而是一种引导心灵向上、助力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   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用艺术解决问题的人,能够用艺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能够用艺术改造人们生活的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   “中西融合”“传统

    作者:余如波  2023-11-28 8:50:44

  •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文学有关

      ——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⑩   作为一个文学博物馆,首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持续地去收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资料,保存起来,加以整理研究,然后传诸后世   希望文学馆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文化功能,让更多的人走进来,打破它的物理空间   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是一个文学的博物馆、展览馆,还是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   新时代文学承担着

    作者:肖姗姗  2023-11-21 9:05:01

  • 考古,让人们真真切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血脉

      ——专访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⑨   我们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有血有肉的,除了源远流长的主干,还有丰富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往往还决定成败和大方向   考古可以穿越时空,直接进入历史层面,唤醒对历史的记忆,寻根自己的传统,在当下尤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自信   在典籍之外,考古给了一系列重要的实证,让人们真真切切触

    作者:吴晓铃  2023-11-14 8:36:42

  •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在大地上读懂中华文明

      ——专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⑧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中华文化标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好,我们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我们的文化标识,我们民族的这种重大的文化符号、最重要的文化形象就出来了   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这5个国家文化公园,纵横交错,从北到南

    作者:王国平  2023-11-7 8:44:36

  • 在考古中重新认识“乡土”与“家国”

      ——专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⑦   作为一个四川人、一个中国人,   我们的关注与研究首先要从自己熟悉的家乡开始,逐渐向外延展,最后上升到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层面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   向大众介绍考古情况、科普考古知识,本身就是我们的使命   考古热和博物馆热是当前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

    作者:成博  2023-10-31 8:49:35

  • 让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和传扬

      ——专访孔子研究院原院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⑥   人物简介   杨朝明   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历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等。在儒家文献与中国早

    作者:王国平  2023-10-24 8:48:55

  • 殷墟考古需要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接续努力

      ——专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考古学家唐际根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⑤   文物最好的展示地就是在出土的地方,如果离开遗址,对文物的信息量是一个巨大损失   殷墟考古需要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接续努力,我们这代人只能做一部分   我们的前辈把殷墟圈起来、保下来,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让以殷墟为代表的商文化“活”起来   殷墟应该三步一景点、五步一故事,让今天的人们能够走近

    作者:吴晓铃  2023-10-17 8:43:53

  • 文化传承,要从中华文化本身去寻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专访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 4   中华文化里,“中”的精神无处不在   我们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其实都透露出“中”的平衡、协调之意   文化传承,我们要从中华文化本身去寻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所谓“五观”,是指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伦理观、运筹观   人物简介   宫长为   吉林省永吉县

    作者:付真卿  2023-10-10 8:51:15

  • 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贡献边疆学力量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③   爱国主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价值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巩固和壮大的基石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与魂   从5000多年中国历史的纵向来观察,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文明融为一体的基本样式,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鲜活案例   我们要构建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

    作者:王国平  2023-9-26 8:46:17

  • 引领更多人走近唐诗宋词,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专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②   古代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从而获得精神滋养。   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我们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任务是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学理探讨和代际传承。  

    作者:肖姗姗  2023-9-18 11:33:00

1 页 / 共 2 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