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宗旨意识 厚植为民情怀

作者:廖冲绪 张莉     编辑:盛飞
  深刻领会坚持人民至上之“理”——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六个必须坚持”,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放在首位。前不久,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会议指出,要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刻领会坚持人民至上之“理”,更好感悟这一伟大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切实树牢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汇聚起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人民至上 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人民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从打江山到守江山,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到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都充分证明,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就是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出现次数高达105次,成为了大会最关注的热词之一,通篇蕴含着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眼下,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在95%,从一穷二白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党交给人民的能够载入史册的满意答卷。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迈步新征程,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更需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

  人民至上 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

  人民至上用简明的语言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层面,阐释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执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是我们党在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理论结晶、历史结论和实践结果,是我们建党百年来的卓越智慧和成功经验,引领和照耀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确立,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传承,到“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最终标准的践行,都是以“人民”二字为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贯穿于我们党追求真理、理论创新的全过程。深刻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充分说明了我们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同时人民至上又全面贯穿于我们党理论指导下的治国理政实践之中,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群众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党第一位的根本利益。回顾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都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都是在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奔小康,防控疫情、抗大灾,沉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娄山关”、征服了一个又一个“腊子口”,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百年奋斗和实践证明,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人民至上 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河北骆驼湾村、甘肃元古堆村、湖南十八洞村、河南张庄村、青海班彦村、江西神山村、山西宋家沟新村、四川三河村等,我们看到的都是总书记走到百姓家,揭开锅盖看吃得好不好、掀开铺盖看盖得暖不暖的身影,听到都是家人般、亲人般的亲切问候和暖心话语。从把老百姓视为亲人、当作家人的红军,到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再到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张富清、屠呦呦、钟南山等,无数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一心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坚持人民至上,既要善于放眼全局,又要善于着眼一域,既要关注国家大事,又要关心油盐柴米。

  坚持人民至上,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党的旗帜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其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牢记并恪守宗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牢记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牢记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背离党、背离人民、背离群众的行为和现象的发生。

  坚持人民至上,要矢志不渝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是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磨难而淬火成钢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毛泽东同志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人敌?”陈毅同志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加矢志不渝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牢记权为民所赋,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至上,要矢志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是党践行宗旨的根本方法和科学的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吸取更强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加矢志不渝地坚持和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心中常思百姓疾苦,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执笔:廖冲绪,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莉,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