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话之名 说人生之味——长篇小说《茶话》的象征性

http://www.scol.com.cn(2023-6-2 9:10:40)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聂作平
作者:聂作平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收到王孝谦兄新著,扫了一眼书名——《茶话》。满以为是一部随笔,一部以茶为主题的随笔。没想到,却是一部小说,且是一部长篇小说。当然,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孝谦本就是主要创作小说的,这些年来,他在小小说创作上取得了颇为不俗的成绩。另一方面,孝谦上学时学的就是茶叶专业。喝茶品茶,对他来说,乃是与读书写作同等重要的终身爱好。

  人为什么要喝茶?据说,最早的茶是以药的名义出现于人类生活的。对此,孝谦兄在《茶话》封面很显眼地写了一句话:“如果只是活着,喝白水就够了。喝茶不只是为了解渴。茶是高于生存需要的文化需求。”这句话的旁边,还有另一句话:“环境关乎人类命运。”封面正中的图片,是一方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茶园。据此,哪怕还没打开书正式阅读,这些元素已经一再向读者暗示:这是一部与茶有关的小说,这是一部与环境和生态有关的小说。

  孝谦是我的老乡,我们都出自那片以豆花和才子闻名的川南紫土地。并且,我们同为农家子弟。20世纪80年代,孝谦考上学校跳出龙门,而他学习的专业,如前所述,正是茶叶。可能出于曾经专业的需要,他养成了一辈子爱茶的习惯。

  参加工作后,他多次转岗。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业余写作一直是他的赏心乐事。按我对他的了解,工作之外,如果说喝茶是第二重要的话,那么,第一重要的就是写作。孝谦经历既多,人生阅历自然丰富,而对一个小说家来说,复杂的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意味着生活面的开阔,眼界的拓展和各种细节的得心应手。以《茶话》来说,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涉及的各类人物,他都能驾轻就熟,把他们描绘得丰满生动。这其中体现的,正是古人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具体到《茶话》所讲述的故事来说,挂职官员覃昆与环保记者秦一爽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小说通过他们的视角,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日益彰显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还穿插了一些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使得小说有了较为广阔的纵深空间,人物也被赋予了更大的个性张力。

  在冷静而精准的叙述中,茶不时出现——喝茶、采茶、种茶、评茶等与茶有关的内容在书中开枝散叶。这样的写法,当然不是为了写茶而写茶,而是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元素,肩负着提升主题的重任。从这一意义上讲,茶既是写实也是写意。无论是书中人物与茶有关的人生经历,还是借助书中人物之口道出的“茶经”,在作者着意营造的无处不在的“茶话”里,小说想要表达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紧张与松弛,对立或和谐都得到了水到渠成的阐释。所以,作者是在以茶话之名,说人生之味。

  此外,茶文化也与小说中还涉及的盐文化、灯文化一道,构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俄国作家契诃夫有一个猎枪理论:第一幕里,如果墙上挂着一把猎枪的话,那么,后边就一定要开火,不然,这把枪就不应该出现在那里。套用之,孝谦的小说名叫《茶话》,而从一开始(不仅是开始,其实是从头到尾)茶都是反复出现的内容。那么,茶就像那把第一幕起就挂在墙上的猎枪一样,以后一定要开火。孝谦“开火”没有呢?这里,不剧透,打开书,就能找到答案。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