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客到茶客——陈锦茶馆摄影作品读析

http://www.scol.com.cn(2023-6-2 9:08:05)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余如波
作者:余如波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陈锦以四川茶馆为主题的摄影画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推出若干版本,展览展示、文献引用不计其数。著名成都籍历史学家王笛在其关于家乡的《茶馆》等多部著作中,大量采用陈锦的作品作为配图,一方面佐证其学术观点,一方面增添许多趣味。这些作品为何备受称赞、常读常新?

  美国文学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批评四大要素,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作品,与之关联的有世界、艺术家、欣赏者。这一理论框架,同样适用于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作品。以此考察陈锦的茶馆摄影作品,或可帮助我们打开新思路、获取新视角。

  要探寻陈锦茶馆摄影作品的视觉密码,得回到他以茶馆作为创作主题的缘起。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陈锦从小被长辈带着泡茶馆。每次回家与同学朋友相聚,也是很自然地选在茶馆。工作后,他拿起相机拍摄四川特有的民俗文化,茶馆顺势进入视野。了解这一背景,作品分析方能“知人论世”。

  拍茶馆的人不少,陈锦为何能成为佼佼者?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采用了“局内人”的创作视角和工作方式,以此不断拉近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对此,我们可从时空两个维度,考察陈锦的创作。

  从时间上来说,陈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和拍摄茶馆,近40年过去,这依然是他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长时间持续关注,其意义不仅体现在茶馆题材的照片数量,或者说可供筛选的作品样本容量上,更重要的是,还借此不断拓展创作面向,思考、探索、呈现这一主题的各种可能性,同时记录其在岁月长河中的发展变迁。

  从空间上看,陈锦并不满足于当“看客”。他走进茶馆,到拍摄对象身边,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聊天,感受茶客的生存状态,甚至让自己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茶客,在此过程中顺便完成拍摄。他的作品消弭了摄影师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感,既是物理距离,更是心理距离。陈锦拍摄了不少茶客的特写,有的眯缝着眼、惬意地啜饮香茗,有的困意上头、不住地打哈欠,有的一边打长牌、一边夹起食物送进嘴里,有的当着摄影师的面抢付茶钱……这些鲜活的场面被近距离地记录下来,意味着拍摄对象对摄影师和照相机“熟视无睹”,表现出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面。

  再来看艾布拉姆斯文学批评四大要素中的“世界”,也就是陈锦作品中的内容。不仅关注茶本身,更透过喝茶这一日常行为,描摹、透视背后的人及其精神和文化世界。陈锦定位自己的创作说:“拍茶馆,不是简单地去表达成都人、四川人喝茶解渴,而是通过这种非常具有辨识度的生活状态,揭示他们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

  欣赏单张作品,或许难有深刻的体会,如能从头到尾翻阅画册,感受暗含其中的编辑思路,我们更容易发现这一点。在《茶铺》一书中,陈锦详述了川茶的历史和地位,描绘四川茶馆空间、茶具和桌椅板凳的独特之处,一位见识丰富、笔力老到的茶文化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陈锦拍摄的照片中,四川茶馆不只为喝茶聊天,还是演戏唱曲的舞台(吃“书茶”)、调解纠纷的场所(吃“讲茶”)、谈生意做买卖的档口(“行业茶铺”)……由于功能定位丰富多元,四川茶馆没被商业精英、文人墨客等独占,而是成了汇聚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公共空间,观察世态民情的生动载体。

  在他的镜头下,无论茶、茶馆还是茶客,不再是孤立的社会文化现象。陈锦将其串联起来的社会生活各方面视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拍摄一张照片、记录一个场景出发,最终深入川人文化和精神世界的隐秘角落。

  陈锦对茶馆的观察、记录一直在持续,期待他能有更多精彩作品面世。希望有更多年轻的摄影人,用自己的思路、观点、方法去表现茶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探求文化背后若隐若现的精神脉络。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