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4问: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独特在哪里?

http://www.scol.com.cn(2023-5-15 8:36:45)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胡学举
作者:胡学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享发展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以其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对世界现代化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世界观独特在哪里?

  答: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在现代化问题上,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构成世界观的基本方面。对这三对矛盾关系的独特认识,是中国式现代化独特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一是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共享发展理念。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原发性现代化或者说西方现代化是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而来的。18世纪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机器大生产的推广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以工业化为标志的工业社会使其与传统社会区分开来,因此,不少人都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工业化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现代化的首要内容。但是,他们还认为,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或者说是“物”的现代化,而且还是人的现代化。而现实情况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方面工业化的推进使物质财富成倍地增长,另一方面贫富差距却日益扩大。也就是说,西方现代化最大的问题就是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去代替资本主义,把人彻底解放出来,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现代化,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时至今日,只有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找到一条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的思想家们历来强调以人为本。比如,孔子就十分重视人的价值。“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马厩失火,孔子退朝赶回来第一时间关心的是人是否受伤。表明在他的价值观中,人比物(如马)贵。关于物质财富的分配,孔子更关注公平问题。“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贫富”也是中国古代起义农民军的主要诉求之一。尽管这一思想中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但其中也蕴含了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追求,上述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注重物的现代化,而且更关注人的现代化。它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从而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要使十多亿人同步实现现代化,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任务十分艰巨。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并不能因为人口规模巨大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忘记了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追求。于是,就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并接续“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共同富裕放在突出位置,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独特世界观最突出的表现。

  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和平发展理念。历史地看,西方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生和不断推进的,深深地打上了资本的烙印。因而其过程大多与扩张主义、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伴随着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等。后发国家很难通过简单模仿而走上现代化之路。在这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之路,其中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

  以和为贵、立己达人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为人之道。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作用,使人的关系变得和谐最为可贵。推而广之,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也要以和为贵。孔子还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仁爱之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并且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如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共产主义理想深度契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理念,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遵循,广泛同其他国家友好交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而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条新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地蕴含着独特的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和平发展理念。

  三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恩格斯早就注意到,人类因为贪婪向大自然无度索求而遭到自然界报复的事实。他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其实就是人类大力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由于资本的贪婪本性,西方工业化之初在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人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其结果就是: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灾难时有发生等。后来当人们认识到这一严重后果而不得不加以治理时,同样由于资本的贪婪本性,使得西方现代化难以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则不然,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早已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时,很早就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福建上杭才溪乡(今福建上杭才溪镇)调研时就提出了资源利用要从长期出发的期望,并建议当地老百姓合理使用树林资源。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段时间里,毛泽东还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积极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认为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造福后代,并提出要依靠法制来保护环境、解决生态问题。江泽民从我国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胡锦涛明确将“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同时也确立了“美丽中国”的更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难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烙印,这是其世界观的又一显著特征。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共享发展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它克服了西方现代化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并以其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对世界现代化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感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编审胡学举作答)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