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破“二元”加快形成城乡共荣新局面

http://www.scol.com.cn(2023-2-7 8:17:28)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作者: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城乡融合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重在重构城乡关系、塑造良好发展生态。将省级领导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的学习成果,用于推动城乡融合,关键要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进城的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留得安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体现了党中央对城乡发展形势的清醒认识和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鲜明态度,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四川是农业大省,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尤为明显。改革开放后,历届省委致力于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不断缩小城乡间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所下降,探索形成的“五个统筹”等改革模式为国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四川经验。

  城乡融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四川正处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城乡关系正经历一系列重大结构性变化。从人口结构看,农村人口占比持续下降;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占比持续下降;从空间结构看,城乡空间体系面临重构。当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城市发展到哪一步,农村都有大量人口、乡村都会存在发展,这是客观规律。“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城乡现代化面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立足四川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发展规律,加快解决关键问题。我省限制城乡人员、资源、资金流动的制度障碍仍然较多,必须以改革办法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障碍,聚焦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多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加大改革力度,以实践创新引领改革创新,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路径。我省城乡公共服务与人口分布不匹配的问题突出,必须持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下沉、向农民倾斜,推动关键设施城乡同质同标,积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同轨同享。我省不同区域之间乡村发展差异很大,乡村建设不可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必须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突出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注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统筹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县域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必须发挥县域联动城乡经济的重要作用,分类引导大城市周边县城加快发展、专业功能县城差异化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合理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有序发展、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加快把县域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头堡。

  城乡融合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一篇大文章。做足“融合”之功,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不断满足城乡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