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艺出彩 既要回归生活也要“巧”创新

http://www.scol.com.cn(2022-10-1 8:44:22)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边钰
作者:边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由四川省选送的曲艺作品四川扬琴《蜀道》脱颖而出,斩获“群星奖”。和拿奖一样惊喜的,还有该节目的现代化表达。这刷新了很多人对于群众文艺“乡土味”“套路化”甚至“上不了大台面”的刻板印象。诚然,群众文艺自诞生起,就和生活发生着重要关联,诸如舞龙、民歌等群众文艺,具有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生活味道。但如果仅用“淳朴”“乡土”来审视当下的群众文艺,或许会忽略其另一面。

  纵观这几年的群众文艺作品,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正打破传统,巧用现代化表达,让这个传统文化艺术门类走出一条发展新路。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也随之产生,大放光彩。比如,扬琴《蜀道》就是充分发挥、融合专业作家和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的蓬勃力量诞生的好作品。在音乐上,创作者对音乐进行重新配器,将原来的大提琴换成大阮,使音乐保留了四川扬琴的特色,又符合当下年轻一代的视听偏好,作品高蹈之余又接地气。由广元市文化馆和青川县文化馆联合创编演的音乐类节目《指北针》曾上榜2021年四川省群众文艺作品汇演优秀作品名单。节目以农民工作者的乡愁为主题,用幽默诙谐的地方语言动情演唱,朗朗上口的曲风,让不少观众评论在“地域风”中看出了“现代歌剧”的范儿。

  出彩背后的底层逻辑,仍然是回归群众文艺的创造和创新力,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或者“拿来主义”,导致内容生硬无力。这种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能有效地激活群众文艺的“一池春水”。

  群众文艺自诞生起,就和生活发生着重要关联,这也意味着现代化、创新化表达也不能离开生活,需要把文化资源真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连接当下。无论是这次获得群星奖的作品,还是近年在群众文艺圈获得好评的作品、团队,都是回归生活,把准时代脉搏、洞悉生活变迁,让优秀群众文化拥抱现代生活。比如,热度颇高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这个由民间合唱爱好者成立的团队,因庄严肃穆的音乐形式配上搞笑的、生活化的歌词,捕获了一批年轻人的心。《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出圈”作品,紧跟当下年轻一代生活的热点、槽点,用现代化、年轻化表达,“圈粉”无数。入围群星奖的四川评书《英雄机长》则以英雄机长刘传健为原型,颂扬其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引发情感共鸣。这些优质、完善、富有个性和审美的群众文艺作品,能够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沉浸式感受群众文艺的力量和以“人”为中心的参与感,涵养了人文情怀,让治愈润物无声。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