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为青年科研人员插上腾飞的翅膀

http://www.scol.com.cn(2022-8-11 11:29: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继
作者:张继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为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围绕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等方面开展新一轮减负行动。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通知》明确了减负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务实举措,我们要吃透把准精神,弄清楚减负的目的意义。

  减负要做好减法。减负是为了松绑,该减的要彻底减掉,要打破条条框框,让青年科研人员轻装前行。减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结合实际,采取务实措施,逐步松绑减负,做到一步一个脚印。2018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直指“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症结;2020年10月,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剑指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保障激励、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等方面的不足。这次则加大了力度,围绕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等方面开展减负行动。在抓好减负的同时,要巩固原有的减负成果,持续用力,对标对表,严格按照减负要求推进,不冒进、不拖后腿,把握好节奏与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要做到真松绑、真减负,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也不能“叶公好龙”。

  减负要做好加法。减负是为了鼓劲,为了给青年科研人员注入信心动力,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减负与加大支持力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是单纯地减负,而是要为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发展提供宽阔的“跑道”,提供“奔跑”的动力。青年科研人员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明显的短板,由于资历浅、能证明研究实力的成果少,青年科研人员在与资深科研人员同台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我们要大力推进科研人员的年轻化,也要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崭露头角、挑起大梁的机会与舞台。要从各方面为他们加油鼓劲,为他们铺路助跑。《通知》提出,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推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设立职业早期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对新进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等。这就拓宽了成长通道,为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注入新动力。

  减负要做好乘法。减负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减负的最终目的不是让青年科研人员“躺平”,而是要让青年科研人员抓住宝贵时机,在最容易出成果的人生阶段拼搏奋斗,快马加鞭,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通知》提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扩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规模,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新立项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比例不低于50%。机会给你了,条件给你了,舞台给你了,万事俱备,关键需要青年拿出真本事,拿出真功夫,唱出科研创新的精彩“大戏”。广大青年科研人员要勇担历史使命,既要挑大梁、当主角,更要拿出具有含金量的科研成果,让创新的活力奔涌激荡,让创新的果实更加芬芳。 (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