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共赏——侯军散文集《雪霁》序

http://www.scol.com.cn(2022-4-22 9:58:45)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金耀基
作者:金耀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庚子四月初旬,侯军先生自北京寄来文稿10篇,说有出版社要为他出一散文集,请我作序。这真给我一个不小的惊喜。

  侯军兄与我结识已有20余年,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的三四月份,他以记者身份从深圳来港为我做深度访谈,两天长谈两次,之后不久,他发表了《世纪回眸:从香港文化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长文,发表前他曾寄稿要我核实,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26000字的访谈录,一字未改,亦无一字增删,因为不能比他写得更好更精确。必须说,我对这位比我小20多岁的年轻记者的才识是很感惊异的,不但文笔一流,他在访谈中的“提问”学养和思想都极见深度。也从即时起,我们变成了“忘年交”。

  是的,访谈之后,我才知道我之“发现”侯军,并非“慧眼独具”,侯军早已是名重一时的报界闻人,不,他更是一位名闻遐迩的深圳文士。不可思议的是,侯军未读过大学,却被请在大学授课,18岁时已是《天津日报》记者,24岁成为《天津日报》“报告文学专版”的主编。他到深圳多年,在深圳报业首创“学者型记者”之说。宜乎他写的各种文类(学术、艺术、文学)之文,得奖至再而三。我特别想说的是,于绘画,侯军鲜见制作,但他的绘画评论却渊渊精微,每每有独到之见,深为艺界称美;于书法,侯军临池近40年,学王(羲之)、学赵(孟頫),挺拔雍容,甚富书趣。由于兼有理论与实践的功夫,故对书法的品鉴,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我与侯军的交往多有书法之交流,他对我书法之论断,虽多有过誉与偏爱,但我不能不引侯军为“知音”。

  初见侯军时,他刚过“不惑”之英年,如今已是两鬓飞霜,进入花甲的秋实华年了。一年前,他退休,并自深圳移居京城。侯军不论在工作或退休之日,书写始终是他生活的第一义。这10篇散文,便是退休之前、之后二三年中的“业余”产品(退休期间,他的“主业”是家中的“超级替补”与陪玩儿)。当我展阅侯军的文稿,看完一篇就想看第二篇,篇篇触动我的心思,使我几乎忘了窗外的疫情,不知不觉进入侯军文中的忧乐人生、春风秋月的人生境界。

  侯军的散文,每篇都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体悟,而将之诗化为“人生”的吉光片羽。不错,侯军的散文或显或隐地宣露了他的人生的美学观,与《晚樱》的偶遇,使他体悟到日本茶道的“侘寂”境界,侘是指人在宅中的孤独与孤寂,寂是“经岁月流逝不可复得之美”。在日本“反町森林”,被“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惊呆了”,却引发了他《森林独步》中的顿悟,“世间之美,原来是自在之物”,无论有我之遇见或不遇。《蜀中访刻记》,侯军带我们作了一次“文化探秘”之旅,在四川芦山的大山深处,竟见到了李白《忆秦娥》中“汉家陵阙”——樊敏阙。除饱了眼福,岂令人不无有古今之思?《岕茶情缘》使我感动最多,侯军让我认识了浙江长兴山中的儒医茶翁俞家声和在世间已遗忘了的罗岕茶,他与茶翁长达20年的诗文唱和,友情如茶,味淡而意长。茶翁以九十高龄仙逝后,他的子孙仍年年寄罗岕新茶给他忘年之交的侯军,这是岕茶情缘,也是诗化的人生写照。再说《隔离记》,侯军合府居家防疫,日以继夜,对蓝天阳光的渴望,对“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痛感,侯军在花甲开一的生日中,破例喝了半瓶茅台王子酒,仅只4岁的外孙女“米多”的一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要在一起”,那一刻,侯姥爷“已是泪湿青衫”,侯军的泪笔写尽了人间亲情的真义。

  侯军这般言近意远、充满诗化人生的书写,我作此序,是希望与读者“美文同赏”耳。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