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悬念:作为风格的疲倦和沉思——读杨献平散文集《中年纪》

http://www.scol.com.cn(2022-4-22 9:57:40)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赵卡
作者:赵卡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很早就知道杨献平,也见过两次面,第一次在春天的成都,第二次在冬天的呼和浩特。在我看来,杨献平是一位“老”作家了,无论是出道时间,还是写作量,以及驾驭文体的多面性,他都担得起这个“老”字。这个“老”,并不指向人的生理年龄,而是概念性的一种抽象物——人的中年状态。杨献平的新书《中年纪》,劈面便是“中年”这两个带着沧桑和疲倦感的字眼儿,从自身局限替代旁观者的立场,他倒是坦率得很。

  和大多数人一样,杨献平的中年是从青春开始的。这本书的开篇之作《边塞军旅或青春的巴丹吉林》里,他写到了他的戍边生涯,也写到了他曾辜负和得到的爱情,更写到了他和诗有关的日子。杨献平在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当过兵,沙漠的条件自然是很恶劣的。巴丹吉林对杨献平来说,除了是个戍边服役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作为他的精神地理坐标而存在着。在《沙漠里的细水微光》一文中,他心怀敬畏地写到了诗人昌耀,昌耀和他那部恢弘的《命运之书》仿佛矍然注视着杨献平,并催发了他对诗和命运的深邃思考,那种荒芜中的丰富,属于个人的角斗和博弈,对他后来的写作之路既构成了一种压力,也生成了一种动力。到了成都后,他尽管患上了抑郁症,但他坚决地认为“成都无疑是目前中国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这话出自他的《虚妄的行途》,在那篇文章里,他写了一个叫朱建军的人的境况,我觉得那个中年男人就是他自己,从失败的婚姻里得出一个中年的“虚妄”结论来,有点恓惶,却是准确得很。

  杨献平的人生地理目前看就是由三个地方决定的:出生地河北,戍边地巴丹吉林,栖居地成都。在《成都笔记》一文里,他粗略比较了河北、边塞和成都,准确说他是拿河北和边塞比较成都的,成都的气候是湿润的,社会则是消费性的,差点让他生出了一种身体无处安放的孤独感来。在《圣诞,夜之诗,以及一个人的内心图景》和《中年的诗歌》两篇文章里,杨献平表面上在谈诗和友谊,实际上在谈孤独,他的口吻是忧郁的,在成都的栖息是孤独的。他总是习惯于用巴丹吉林沙漠对比城市的诡异性一面,地铁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的戏剧性的无趣或恶趣味,隐喻了不只是他几乎是所有人的“中年症”。杨献平以一种经验主义式的口吻描述了一个减速、抑制、手忙脚乱的中年现实,时间磨损身体也磨损词语,他对现实的描述不免是日常的、表层的,但很显然,他这种对现实的描述似乎在遮蔽另一种(理性的、深层的)现实。

  “中年”的雄心壮志(如果还有的话),在杨献平的笔下似乎都消弭了——《中年的乡愁》里,写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相继离开人世,然后就剩下了一个没有亲人的故乡;《中年的诗歌》里写到的赵晓敏,和故乡一样已经闪闪躲躲了;《中年的爱与痛》里的詹磊和几个女人纠扯不清的故事;三篇都是写人的,这些人可能都将永存于杨献平的心中。

  这本书所有的内容其实都能概括在《混沌时刻:抑郁症与日常悬念》一文里,人置身于中年的情境里,所遭际的任何问题被这个标题道出玄机来了,就是人与中年的龃龉日甚,开始迁就世俗的价值取向了,甚至不得不讲究成败得失了,存在作为目的而凸显出抉择的困境了。中年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同时也在《中年纪》这本书里所显示成为一种被贬黜的变形的疏离,这,也是杨献平的散文作为自传性文本的一种魅力所在。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