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艺术熏陶“门槛”其实可以很低

http://www.scol.com.cn(2022-4-8 8:04:46)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余如波
作者:余如波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你可能在很多地方看过艺术展览: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专业场馆。享受艺术熏陶,只能去这些地方?那不一定。

  3月25日,成都市双流区第八届艺术年展美术作品展,就别出心裁选在宽窄巷子“城市候机楼”举行。一个月的展期里,包括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漆画在内的近百件作品,将在熙来攘往之外,为今年初试运营的“候机楼”平添文艺气息。

  谈及初衷,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说,这能够提升丰富“候机楼”的文化内涵,为旅客、市民带来更多精神享受。同时,在展览空间上进行创新,也有助于推动艺术家走出双流、开阔视野,让更多市民和艺术爱好者深入了解双流文化艺术。

  无独有偶,青年版画家蔡丽辉,最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虎珀拾芥”的个人作品展,场地则选在成都一家托育中心。开幕现场,不少大朋友带着小朋友共同观展,了解版画艺术的魅力,同时在艺术家指导下完成亲子创作。

  这些创新,打破了我们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势,即习惯于在专业机构、空间享受艺术熏陶。而在笔者看来,其意义远不止换个地方看展览。

  诚然,艺术展馆能在文化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在于专业的策划、展陈、公共教育、研究等多元功能,能为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观展体验也更舒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艺术感兴趣、能主动走进艺术展览的人其实是少数,更多人因为知识储备、艺术素养等原因,对此兴趣不高。

  这造成了一种怪象:艺术展览逐渐成为“圈内人”的自娱自乐,甚至导致“开展即闭幕”,即开幕当天热闹非凡,然而很快便门可罗雀。因此,艺术展览“下沉”进入更多城市空间,一方面可以在人们熟悉的“功能性”之外,赋予这些空间更多的“艺术性”,提升综合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此举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给予公众更多亲近艺术的机会,助力解决艺术走向公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而在当下,艺术展览活化城市空间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它或许有助于缓解因疫情导致的文化生活缺失、文化产品匮乏。由于疫情防控,各类文化空间不时需要按下暂停键。然而,我们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城市空间:大到街道、公园、小区,小到候机楼……它们或许能为艺术展览提供场地的替代选择,给予大家艺术的慰藉,甚至由此激发出更多走向公众的奇思妙想。

  在笔者看来,这也是一种“船小好掉头”的思路:艺术展览不一定非以规模、体量论英雄,如果时间、精力、经费有限,同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可控因素,我们何不以“小而美”取胜呢?当艺术展览、艺术作品走进城市空间来到我们身边,大家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艺术并不是那么高冷,原来它可以和日常生活轻松链接。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