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快”与“慢”

http://www.scol.com.cn(2022-4-22 10:07:52)  成都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锦观智库
作者:锦观智库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如何保障城市“快节奏”? 如何升级城市“慢生活”?

  本期关注

  城市的快与慢

  快与慢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常常被谈起的话题。一方面,人们希望城市治理能进一步适应快速运转的城市需求;另一方面,享受惬意的“慢生活”成为许多人的心之所向。如何看待这种快慢之变,又如何在这两个看似不同的方向分别发力,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合力?锦观智库城市辩证法系列本期关注:城市的“快”与“慢”。

  访谈嘉宾

  蒋翔宇 成都市智慧蓉城研究院副院长

  锦观智库:以前我们说“快速反应”,它的主语通常是一个个体或部门,但近年来,“城市”也成了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主语。对此,您怎么看?

  蒋翔宇:在城镇化进程中,各个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传统治理体系面临诸多新挑战。为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我国提出了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将其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已经在全国各省市推广。“一网统管”的概念即为“建一网,统筹管”,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用实时在线数据和智能方法,及时精准地发现隐患、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

  锦观智库:成都提出了把“智慧蓉城”作为提升科学敏捷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您能跟我们描述一下这会是一个怎样“落地”的过程吗?

  蒋翔宇:刚才我说了“一网统管”,在成都,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就是这张网。成都作为常住人口超两千万的超大城市,需要推进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推动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建设智慧蓉城的原因之一。

  “智慧蓉城”的平台虽然是线上的,但核心在于为线下服务,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的突出问题出发,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汇聚、治理和使用,打造“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的工作闭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将“敏捷科学治理落地”。举个例子,比如大运会保障。我们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感知终端收集大运会场馆的实时动态数据,假设经过汇总和计算,预判人流量和其他影响因子在增加,平台就会发出“预警”,提示相关风险并提出处置建议。城市治理者可以在后台观察大屏并做出判断,包括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增加公安、消防、医疗等资源保障。

  锦观智库:城市治理要提速,究竟多快才算快?如果把城市现状和目标之间的距离看作一条百米跑道,“智慧蓉城”目前处于起跑后的什么位置?

  蒋翔宇:尽管智慧城市概念早在2008年就已提出,但它的全面推广时间并不长,各个城市都在探索,还有很多未知的内容。所以,快到什么程度才是“快”,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标准,也很难绝对地去衡量各城市在智慧治理这条跑道上已经完成了多少米。成都的“智慧蓉城”,目前仍处于数据汇聚、存储、治理和信息化平台展示的1.0阶段,未来还需要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推动城市运行数据变化自动感知、自动预警,进一步探索用人机结合的方式管理城市,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锦观智库:您对“智慧蓉城”更好发挥“突破口”作用,有什么建议吗?

  蒋翔宇:一是加强城市级感知体系建设,推进城市新基建,保证数据鲜活性。二是强化数据汇聚,打破部门及行业信息数据壁垒,推动各地各部门信息共享、数据互通和政务、社会数据融合共用。三是开展相应的数据治理,建设城市级数据中心,建立以业务应用为主导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技术体系,为相关部门和区(市)县提供可直接使用的结构化数据。四是以前瞻性思维去研究“智慧蓉城”上线后的迭代升级,注重新技术应用,加强与高校院所以及专业领域内企业的创新合作,力争形成创新性探索和突破。五是深化线上系统和线下业务的融合,再造业务流程,让这套系统既为城市管理者迅速掌握情况、做出决策所用,也为具体负责落实执行的基层爱用,将智慧治理融入每一个业务场景中。

  访谈嘉宾

  林娜 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院长

  锦观智库:众所周知慢生活是成都的特色,您觉得什么是慢生活?

  林娜:我认为,慢生活是一种舒缓安逸、张弛有度、优雅时尚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价值的先进生活理念的深刻映射。慢生活是成都生活的鲜明特质,一方面,成都的“慢”是自古有之,发达的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滋养出蜀人追求巴适安逸、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几千年烟火气别样多彩。吴良镛院士就曾盛赞,成都是一座具有悠久优秀生活理念和生活价值观的城市。另一方面,成都是全国有名的生活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茶馆、酒吧、书店、咖啡店等各类文化和休闲服务设施完善,生活性服务业业态层次多样,较好满足了不同年龄、爱好、收入消费者的需求,丰富发展了慢生活的新内涵。

  锦观智库:我们注意到,对这种慢生活是否和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也是存在争议的,有一种说法,认为成都城市节奏越来越快,慢生活的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对此,您怎么看呢?

  林娜: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城市的长成出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纵观城市的发展演进规律,城市发展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生活方式,吸引着高素质群体前来居住、消费和工作,从而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和促进城市能级的提升。高度重视生活质量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城市发展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营造优良人居环境,创造时代生活场景,塑造有辨识度的慢生活城市名片,是全球城市发展演进的普遍趋势。因此,慢生活不仅不会和城市发展相悖,而且越来越成为城市塑造辨识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以及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的比较优势。我认为慢生活同快节奏并不违背,“慢”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地“快”,而“快”是为了创造高品质的“慢”。因此,“快节奏·慢生活”的这样一种组合才是成都的鲜明特质和独特印记。

  锦观智库:基于上述观点,您对成都进一步彰显“快节奏·慢生活”生活特质,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什么建议呢?

  林娜:我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低碳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生活、消费和工作的空间。二是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品质宜居是慢生活的核心内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夯实成都幸福城市宜居底色的重要载体。作为老百姓“家门口”的生活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提高便民服务“温度”、提升民生“幸福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直接的载体。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满足居民在不同层次上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三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慢生活。慢生活是一个动态变化且相对的概念,会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不同阶段而不断变化。要顺应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城市能级同步提升、相得益彰,使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让幸福之花绽放千家万户。

  观/点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

  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第三个模式是敏捷治理模式。敏捷治理的价值观以创新和治理协调发展为导向;其治理主体是由政府主导,但多元参与协同互动;治理对象自下而上分层治理;治理工具应灵活运用,刚柔并济。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水生: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要构建一个集发展功能、服务功能、治理功能于一体的全功能集成体系。首先,城市的全面发展功能。城市全面发展要服务于城市自身的建设、发展与进步,促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服务的整体性发展。城市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繁荣,又包括精神文明,还包括技术进步;既包括城市形象等外在表现,也包括城市文化等内在品质;既包括居民个体的发展,又包括城市整体的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邢伟:

  高品质生活城市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发展。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我国生活性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速涌现,成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途径。生活性服务资源经过数字化转型,将催生出一批互联网医院、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虚拟博物馆、虚拟体育场馆等,并产生倍增效应,从而带来优质资源的放大利用和共享复用。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理论与改革》、经济日报

  资料整理: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尹婷婷 实习记者 黄琴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