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努力为民族复兴培养优秀人才

http://www.scol.com.cn(2022-4-25 11:07:0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向秋
作者:向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1日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广大高校要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努力培养“最可靠”人才。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广大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毫不动摇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必答题。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夯实一流大学建设的根基。一流大学要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布局重要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平台和重点创新团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形成若干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贯通式研究的大团队,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解决关键核心问题、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是国家对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必然需求,高校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度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推动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擅于解决关键核心问题的创新人才。

  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如今,我国已进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队伍面临转型升级,特别是技能人才发展迎来全新挑战。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但技能人才仍处于短缺状态,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仍落后于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大职业院校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事关发展、未来和复兴。广大高校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忠诚担当、有理想、有本领、讲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不断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建设人才高地。(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