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十指弹琴,协同联动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http://www.scol.com.cn(2022-4-8 16:52:3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俊杰
作者:王俊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对做好“三农”工作,巩固脱贫成果,守住粮食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阐述,为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编制“规划琴谱”,奏响“粮食生产”奋进曲。耕地之于粮食的重要性犹如水源对于人类,是“命根子”“金宝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有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富足了,粮食和农副产品供应“不断链”,才算是“仓禀实”,才能做到“天下安”。奏响“粮食生产”奋进曲,这就要求必须有地种粮、有技种好粮。要编制好“规划谱”,分门别类做好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耕地、林地等土地类型摸底,在“底数清”的前提下,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根据发展做好土地调规,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户、化”,让耕地红线“一寸也不能越”,粮食安全底线“一粒也不能少”。

  捋动“发展琴键”,奏响“共同富裕”交响曲。“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小黄花”结出“幸福果”……这些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这些人民努力蹚出的“致富之路”,是乡村最和谐的“幸福曲”“交响曲”。阔步新时代,“三农”工作不再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那么简单,而是以“十指弹琴”之力弹好“共同富裕”曲,既要巩固好一产,让传统产业不能丢,不能忘,也要因地制宜,结合产业实际,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沉浸式乡村体验等新业态,拓展产业增值空间,实现增值收益。要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产业入股等形式,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整村富裕,整村发展,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悠扬“律动琴声”,奏响“人才强国”和鸣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当前,乡村正处于全面脱贫迈向全面振兴的征程路上,工作情况、难点问题更多,更加突出,甚至部分底子相对薄弱的村容易出现返贫问题,这需要用好人才这把“金钥匙”。所谓人才,在某一领域有着较为过人的本领,或许是有丰盈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好的经验、知识都能为乡村出点子,谋路子,能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福地。然而,让乡村悠扬着“群贤毕至”的“律动琴声”还需多措并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只有乡村生态美、文化美、交通畅、保障好,人才愿意来。同时,要发挥政策优势,利用“大学生村官招引”“选调生招录”等政策,让有学问、有思想的大学生回到乡村,积累经验,成长成才。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三农”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乡村振兴惠及亿万人民,唯有“十指弹琴”,在纷繁芜杂的乡村工作中找准重点、化解难点、解决痛点,才能弹奏出乡村“旖旎曲”,让乡村工作初心成恒心,以恒心践初心。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