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药优势 构建全周期全过程健康促进体系

http://www.scol.com.cn(2022-3-7 11:24:00)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曾芳
作者:曾芳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到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满足人民多元化健康需求,构建全周期全过程健康促进体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建议紧扣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关键环节,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构建全周期全过程健康促进体系,全面维护人民健康。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让中医治未病养生理念和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首先,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一是要突出宣传的权威性。要坚持专家做科普的原则,通过建立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依托行业学会、高校、医院等建立权威的宣传平台,并形成与媒体的联动机制,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和信息发布。二是要强化宣传的可及性。要开发中医药养生文化产品,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时尚化、快乐化的创意创作,让科学的中医养生方式和知识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生活,引导人们建立起良好生活方式。三是要提高宣传的针对性。要突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中医理念,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地域、不同时令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提升群众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让主动健康、积极预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其次,要升级治未病健康服务。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治未病健康服务提质增效,让预防真正成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一是要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将治未病适宜项目更多地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二是推动健身与健康服务一体化发展,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大力普及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方式,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动作编排。

  不断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和治疗水平,扩大优质中医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

  首先,要加大优质公立中医医院的建设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大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开展协同创新,带动区域中医临床医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要做强中医重点专(学)科,如中医经典病房、治未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特色科室,打造中医药临床服务优质品牌;三是提升中医—西医联动的诊疗水平。形成由中医医院牵头、其他医院中医科参与的中医医疗联合体,健全中西医多学科诊疗常态化机制,围绕临床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协同攻关,遴选并推广一批中医药技术方法,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循证诊疗方案。

  其次,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简便验廉,可以真正在保基本、强基层方面发挥作用,放大医改的惠民效果。一是要加大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培训中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二是要通过优化基层定期巡诊制度、建好互联网医馆、推进“银龄”中医师服务基层等方式,完善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工作机制,完善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突出中医药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提升中医康复养老服务能力。

  首先,突出整体康复优势,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一是依托中医特色优势明显、康复服务能力较强的中医医院和康复医院,布局建设一批区域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加强中医康复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研发智能化、可穿戴中医康复设备,丰富中医康复临床服务技术和方法。二是围绕重点疾病,建立中医康复单元,形成包括小儿脑瘫等儿童疾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肢体伤残等创伤疾病在内的,融中医药适宜技术、营养、运动为一体的、可推广的康复方案和技术规范。

  其次,发挥医养结合特色,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拓展中医医疗机构老年病科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条件,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提供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养老护理等服务。二是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联合体,对中医医疗机构举办健康养老机构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在养老护理员培训和日常照护工作中增加中医药服务内容。三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产业。开发具有中医药康养特色的旅游景点和衍生产品,形成适宜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中医药健康产品和服务项目等。(作者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