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极具操作性的“投稿指南”

http://www.scol.com.cn(2022-2-28 11:09:45)  红网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红辣椒评论
作者:红辣椒评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选稿编稿的过程中,编辑通过与作者的交流,总结了许多反馈与心得。这些经验教训或许难入方家耳目,却是红辣椒编辑与时评人共同成长的点滴见证,列于此,希望能为其他初学者提供一些帮助。

  【态度】写字是个细活,容不得“豪放”

  开头就是错别字,动不动就有语病,文章不分段铁板一块,不按投稿格式投稿……相较于文章之“大”,这些看似都是“小”问题,编辑也不是不能“处理”,但这类“小事”多了,举手之劳容易演变成编辑的“压手之劳”,也容易误导编辑对作者作出一些不好的判断。万一不拘小节者存在大智慧呢,岂不冤枉死了?写字是个细活,容不得“豪放”。“细节决定成败”不是假话,认得了真,在任何时候去干任何事情都不会吃亏。

  【选题】评论须讲时效性,要避免“旧闻重提”

  评论文章属于新闻文体的一种,选题自然也要讲求时效性。这不仅是出于文章传播力的考虑,更是为了技术性地避免“旧稿重提”。我们原则上是要求以当天的新闻事件为由头,当然鼓励将“旧闻”融入文章分析之中,一些时效性稍弱的软新闻也可以稍稍提前,但建议最好是选择当天的新闻。

  【标题】题好一半文,还请用心打磨标题

  “看人先看脸,读文先读题。”在网络时代,一篇文章如果标题不吸引人,估计很难产生有效点击与阅读。邓拓先生曾诙谐地说:“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标题党虽然招人恨,但他们随时随地抓住读者兴奋点的技能却值得借鉴。

  “有意思”的标题应该是不落俗套、不随大流、简练明了,有事实有态度有观点,可活泼可俏皮、有灵性有内涵,可赶潮流但不一味地滥用,如“点赞”“且行且珍惜”这类被反复使用到随时让人闻到“屌丝味”的流行词,有不如无;而类似“打了谁的脸”“折射了啥”这类甚至体现不出观点的“万金油”标题,也可以洗洗睡了。

  此外,新闻评论毕竟不是办公室汇报材料,部分作者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将新闻素材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加几句总结陈词便美其名曰“评论”地草草稿,这会最直观地表现在其文章标题上。

  【由头】开源不易,新闻由头要规范

  规范好新闻由头不仅会让写作更加得心应手,也会大大增加稿件被采用的几率。总的来说,在采编过程中常见的新闻引用问题有:

  一、新闻来源不规范。不少新作者将搜狐、新浪、网易乃至百度作为新闻源标注在新闻事实之后。须知,在我国,商业网站只能转载时政类新闻信息,而没有新闻采访权,它们并不能作为新闻源。只有正规的纸媒及新闻网站,才可以作为评论由头引用。

  二、“背书式”引用新闻。部分作者在引用新闻时过于机械,往往只是简单粗暴地复制新闻报道,甚至对大段的新闻不予精简。事实上,熟稔的时评作者都会对新闻引用部分进行精心打磨,因为如果说时评文是“投枪、匕首”,那么新闻事件至少就是形式上的“标靶”。“标靶”都能草草一“粘”了事,正文的论述方向难保无虞。即便评论方向没问题,由头的粗糙也会破坏文章整体的美感。简单复制也可能导致论述的新闻点并未在引用的由头中出现,以致作者口诛笔伐、畅快淋漓,而读者却一头雾水。

  【观点】头关不破二关难攻,动笔前请明确观点

  书圣王羲之有言:“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评论文章撰稿前也应如此,不明确心中块垒不发言,不对新闻现象进行“冷思考”不发言,否则极易陷入搬石砸脚的逻辑混乱中。

  当然,编辑不反对文章对新闻点但求全面的“覆盖”,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文章的论述也要做到同样的全面。可惜,很多作者目前并不能做到这些,而这所需要的文章篇幅也不是千字文能够保证的。既然如此,何不择取一点,集中论证?有一位红辣椒作者在每次的投稿中都会在开头的位置写一句“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这样的形式尽管显得刻板了一些,但至少明确了胸中主旨,保证了在行文中立论点的清晰,不至于文至中途出现笔锋突兀转折的窘境。因而,动笔之前,请明确你的观点,否则就不要轻易动笔。

  【逻辑】别自设标靶,勿学堂吉诃德战风车

  出于评论文章及杂文等针砭时事的特点,时评作者常将文章看作“投枪”“匕首”,但求犀利、尖锐。但这种锐气不能外化为遣词造句过程中的情绪化,甚至演化为无视现实、不讲逻辑的宣泄“愤怒”,这就如同“堂吉诃德战风车”,从新闻事件中引申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靶子”,大肆批判,其间不乏阴谋论的臆测、推论与批驳。但是,标靶的虚妄决定了论述的无意义,纵使你逻辑再严谨、语言再犀利、观点再“不与流行为伍”,也恰如与空气搏斗、将风车视作仇敌,除了以情绪自伤,别无他用。

  值得注意的是,常犯这种自设标靶问题的,往往都还是些时评“老作者”。长期写作过程中选题的重复、论点的老生常谈,会使得一味求“新”的作者产生焦躁情绪。选择剑走偏锋,对新闻现象进行过度解读,结果往往是作茧自缚。时评需坚定,但为文也需温和,不坚定无锐气,无温和便不严密。

  【篇幅】文章合为时而著,时评请长话短说

  评论既然代表了时评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使命感,就必须对新的媒体形势保持敏感。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如果对时事的点评动辄长篇大论,其传播力可想而知。在新媒体用户可能连140字的微博都懒得仔细阅读的情况下,与其费力不讨好地拽长文、掉书袋,不如以最精准、犀利的方式做好一篇千字文。何况,评论文章本就讲究精悍有力、字字珠玑,每个字每句话都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指问题要害,一针见血。太长的评论,如果作者缺乏把控能力,那会是“钝刀子割肉”,让文章的观点显得分散无力、中气不足。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