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省考一次上岸?公考培训必须依法规范

http://www.scol.com.cn(2022-2-26 8:15:1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丁家发
作者:丁家发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某教育咨询公司在网络平台上开设公务员考试课程培训直播,其在广告中宣称:“国考、省考一次上岸,赶紧上车。”近日,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20000元的处罚。(2月25日《华西都市报》)

  眼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公务员考试的热度年年高涨,公务员考试课程培训也非常火爆。公考培训机构“国考、省考一次上岸”的广告,确实比较诱人。然而,如此忽悠广大考生的虚假宣传,盯的却是考生口袋里的钞票,不仅是违法行为,也严重损害了考生利益。笔者认为,公考培训必须依法规范,虚假宣传夸大培训效果的乱象,只会给考生带来更多焦虑,应当予以严厉打击,以切实保护广大考生的合法利益。

  不可否认,公考培训机构为考生提供相对专业的课程培训,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或多或少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公考成绩。这也是许多考生在考前参加课程培训的主要原因,但是,想通过培训就能“国考、省考一次上岸”,仅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还要经过自身的刻苦努力,不可能“躺平”参加课程培训班,就能轻松地“一次上岸”。成都这家教育咨询公司在课程培训广告中,除了宣称“国考、省考一次上岸”外,还有“公务员一次上岸精品课”等夸张用语,这种夸大培训效果的虚假宣传,完全是为了忽悠一部分“病急乱投医”的考生报名罢了。

  据了解,这家教育咨询公司“××公考”账号,在社交平台上已有20余万粉丝,发布的视频每条有几百甚至上千点赞数。而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含辛茹苦、期盼公考“上岸”的考生,购买其售价几百元不等的课程。至于实际培训效果如何,或许谁也说不清。其实,公考培训的实际效果,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比如公考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考生个人学习习惯等,都会影响最终的考试结果,哪有什么“一次上岸”的考试秘诀?如果真有考生没有“一次上岸”后,找培训机构理论,培训机构则可以拿出一两个“一次上岸”的成功例子,以考生自己没有真正努力等为借口,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考生往往维权无门,只得自认倒霉,花钱买个“教训”,而培训机构则赚得盆满钵满。

  “国考省考一次上岸”的夸大宣传,也给一部分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考生,带来了更多的焦虑。他们为了能够尽快公考成功“上岸”,就可能被忽悠而报名参加公考培训课程。我国《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第五十八条则明确了法律责任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国考省考一次上岸”的夸大宣传,明显违反《广告法》,属于虚假宣传,也剥夺了广大考生的知情权。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20000元的处罚,于法有据。而这家教育咨询公司被处罚社会声誉受损,进而影响其招生,也是咎由自取。

  公考培训机构乱象必须遏止。一方面,各地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当聚焦网络直播、培训辅导等社会热点问题,对类似公考培训虚假宣传等违规违法乱象,要重拳出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广大考生也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公考“上岸”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千万不要相信类似“一次上岸”等虚假宣传而上当受骗。这样,才能倒逼公考培训机构依法规范课程培训等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丁家发)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