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柔情扣动心弦的泪点——评电影《跨过鸭绿江》

http://www.scol.com.cn(2022-1-29 9:31:3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月荷
作者:李月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旋律响起,一个个志愿军英雄伟大、感人的形象浮现眼前,他们的英勇无畏令人无限崇敬,他们的铁血柔情让人无限感慨。一个“情”字,贯穿始末,成为电影《跨过鸭绿江》扣动心弦的泪点。

  电影中,长津湖战役有一个撼人心魄的片段。为阻击南逃美军,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已然形成仿佛随时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美军经过时,从一个志愿军战士的口袋里发现了遗书,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那一刻,这感天动地的一幕,让敌人也为之动容。美军举起手给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敬了一个庄严而敬重的军礼。看到这里,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志愿军战士的躯体就算是冻死也不会倒下?是因为“情”融心中。每个志愿军战士内心饱含着对祖国、对荣誉、对亲人的无限热爱之情。而这份情感的表达,又恰好是借敌人的视角来展现。独特的视角,造就了这个画面细节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让整部影片更具情感张力,过目难忘。

  在铁原阻击战中,63军本已是疲惫之师,可接到战斗任务后,全军将士毫无怨言,在军长傅崇碧率领下,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以最快速度穿越一百多里山地,经过激战,最后成功阻击敌人,保证了大部队毫发无损地撤离。艰难的战斗任务完成了,战士们一个个身负重伤,破衣烂衫、疲累衰弱至极。见此场景,爱兵如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何尝不知战士们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战斗、何尝不心痛彻骨?情之所至,他向63军将士庄严敬礼,动情、骄傲地说道:“这是我见到过的,最严整的军容,最盛大的军威!”

  在这个片段中,创作者通过彭德怀司令员思想感情的喷发,来表现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和上下同心。其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贵在一片情真意切。彭德怀司令员对战士们的敬重和关爱之情,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家国之情的自然流露,无须口号,更无须浓墨重彩,只是还原真实,铁血柔情便直击观众内心。

  “万岁军”38军的335团在飞虎山连续阻击敌人五天五夜,已无充饥之粮,但敌人激烈的进攻仍在进行,残酷的战斗还在继续,怎么办?无所畏惧的战士们就用啃石头的方法来减轻饥饿感。一块普通的石头在志愿军战士手中来回传递,那时那刻,它就像冬夜的火苗,激励、温暖着同生共死的志愿军战士。

  一块石头成了战士们情感的纽带,让他们感到了彼此的决心、英勇和必胜信念。而他们之间的对话,既链接了故事中主体之间的情感构成,又链接了故事之外的观众和主体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情”在这个故事场景中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和延续,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

  从整部影片看,这些温情脉脉的瞬间,穿插在宏大的战争场景里,刚柔并济,阴阳合一,互相映衬,更显情浓。普通的情、庄严的情、壮烈的情贯穿其中,形成作品的一个整体,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