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辉耀千古

http://www.scol.com.cn(2022-1-14 8:23: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侯李游美
作者:侯李游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四川造人文历史类纪录片《蜀守冰》,通过史上闻名遐迩的神奇民间传说,借助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呈现一个不为人知的真实李冰。

  “蜀守冰”治水事迹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河渠书》: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影片中出现过东汉建宁元年雕刻的李冰形象,是蜀地先民关于李冰的猜想,因为当时距离李冰治水已经过去四百多年。他哪年来成都,哪年卒,史书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历史上,足以辉耀千古的治水者,就只有寥寥十八个字的记载。李冰石像上的铭文,有五个字:“珍水万世焉”,这是后世对他治水智慧的解读,也是蜀地精神的最佳注脚。

  歌咏都江堰的诗词,千百年来多如繁星。纪录片片首曲歌词句句有出处,从讲故事的逻辑展开一种叙事,以唐岑参《石犀》:“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起头,经清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再至清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最后吟唱唐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不可谓不用心!

  在李冰到来之前,蜀人所居之地非涝即旱,被称为“泽国”“赤盆”。这位秦国蜀郡太守上任之后,怀揣治水的梦想在青城山下转悠了好几年,他终日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如何利用这里的天然环境,让肆虐的岷江水乖乖听话,造福百姓。”他在玉垒山下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李冰的计划是,在玉垒山下的一块岩石上凿出一个口子,把岷江水引到成都平原上去灌溉农田。蒙太奇式的镜头语言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到当下——随着技术进步,今天的人类拥有了移山填海的能力。但那个时候没有炸药,只能用当时蜀人开凿蜀道用的“火烧水激”法一点一点地开凿。这个至关重要的水口,就这样打凿了好几年。画外音专家解说道,史上秦朝的劳役记录很突出,但都江堰开凿却并没有历史上的负面记载。幸福的四川先民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宝瓶口”。成都平原万顷良田的灌溉用水都是从这个宝瓶口流淌出来的,千百年来,这个宝瓶口有效地控制着成都平原的进水量,今天看上去依然坚不可摧。纪录片还原当时工程技术原理及运用,再加之都江堰岁修影像资料和动画等视觉手段,呈现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等都江堰的重要符号。通过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在山水之间,蜀地的一山一水都有故事,一城千城都有意义,展示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部分工程巧妙配合后奠定的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

  众多专家关于李冰治水的解读精准且深刻。“以人为本,惠泽四方”的治水智慧不只纪录片里的细节呈现,画外音的解说让人联想到,这应该浸入蜀人的骨髓,并不知不觉地落实在行动和语言上,几千年来都在蓝色星球上持续传递着来自蜀地的东方哲学。

  无人机拍摄的俯瞰镜头,由都江堰把观众带入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在大多数外地人的眼中,被都江堰滋养了几千年的天府之国,确实是一个舒适的安乐窝。蜀人幸福感很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从日常的言行中似乎很难找到多少豪言壮语,而更多的是自由自在和淡定从容。不经意的一句画外音,让观众闪回到纪录片的主题与立意。如果说“山水兼得,举重若轻”属于“蜀守冰”的治水智慧,那么其间必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作用于过去和当下。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