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好“双城记”中强担当作贡献

http://www.scol.com.cn(2022-1-19 10:16:43)  成都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金陈
作者:刘金陈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昨日,在参加成都代表团审议时,省委书记彭清华对成都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新的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被确定为“双核”之一,被赋予国家重大战略使命,彭清华寄语成都:“勇挑重担、自我加压,舞好全省发展的‘龙头’。”

  眼下,川渝两地相继进入“两会时间”,会场内外,事关两地未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记”“成都都市圈”等话题热度不减,不仅是两地市民群众的热议话题,更是代表委员们提案议案的关注焦点。

  比如着眼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屈军建议“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进成渝地区联防共治机制,携手共护长江母亲河;而重庆市人大代表、荣昌区荣隆镇培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小兰则把《关于深化川渝河流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带到了重庆两会的现场。

  这一个“巧合”,不仅表明了“成渝”作为热词之热,更折射出成渝两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下“一盘棋”的使命担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经略西部腹地、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成渝地区协同联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擘画了发展蓝图。

  成都,在其中肩负着做强“双核”、联动“双圈”、融入“双循环”的重要任务。

  使命在肩,责无旁贷。去年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召开两天之后,成都党政代表团赴重庆,见证两市“1+5”合作协议的签约,内容涉及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现代化国际都市等领域,将进一步推动成渝务实合作、双城联动、协同发展。

  从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到去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再到去年底《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出炉……两年时间里,一个规划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00万人的经济圈,正在从纸面规划变为巴蜀新貌、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四极”之一进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7个合作共建重大项目开工65个,完成投资2154亿元。

  成渝山水相依、文脉相通、人缘相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是政治任务、更是人民热望。而生活在这个圈里,我们更能从日常的点滴变化中,深刻感知“双城记”所带来的民生福祉。

  复兴号动车组往返两地,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而随着去年9月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全面启动,未来两地的时间距离有望压缩至更短;公交地铁一卡通刷、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公积金转移接续和缴存信息共享互认、图书通借通还……实施“六大便捷行动”让两地生活距离更近,目前已实现210项高频事项川渝通办,日均办理1.8万件。

  各地两会,历来是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让我们沿着“双城记”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将会场“热议”转化为行动“共识”、将“高频词”转化为“动员令”,在国家战略使命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强担当、作贡献,在时代脉动中更好回应民生所盼。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