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不能长期停留于当“替代品”

http://www.scol.com.cn(2022-1-6 8:46:5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7%的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但仅有41.3%的受访者觉得智能客服好用。在使用过程中,受访者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是回答生硬机械(62.1%),不能准确理解提问(52.2%),以及不能解决个性化问题(48.6%)。(《中国青年报》1月6日)

  发展初期,仅作为人工客服的“替代品”,智能客服若能让用户“大概率”觉得好用,便可以大幅推广,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人工成本。“41.3%”也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只是,依照目前服务行业精细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智能客服不能长期停留于当“替代品”。迟迟不能赢得大部分用户信任,既影响大众服务体验,也影响相关技术发展。

  与幼儿一般,人工智能从“幼稚”到“成熟”,需要与人类反复沟通,受到持续训练。客观上,智能客服流行于当下社会不过才短短数年。用人类成长的视角对待,大部分智能客服虽然能通过图灵测试,可仍处于“咿呀学语”的幼儿阶段。目前,不必给予它们太多期待,有必要适当包容。

  只是,互联网服务日渐深入生活,大众对客服服务体验的要求是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高。当使用智能客服的新鲜感褪去,大众便不会给智能客服留下多少“耐心等待时间”。实际生活中,亦有不少人拨通客服电话后,便直接跳过智能客服,选择人工客服。而在一些政府服务机构,也取消语音导航,直达人工坐席。

  智能客服下一步跨越“恐怖谷”,提供更具个性化、人性化的客服服务,需要接受比初期更多更复杂的沟通训练。不难发现,目前有不少人与智能客服互动已形成“删繁就简”的沟通习惯——简单问题查询解决,复杂问题直接寻求人工客服。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智能客服接触复杂问题的机会,智能客服升级周期可能会更加漫长。

  智能客服长远发展亟待注入突破性技术,既要面向服务普通用户,又要面向服务人工客服。智能客服要着力于补全人工客服工作上的短板,例如帮助人工客服迅速浏览与用户聊天记录,迅速理解用户提问,作出定性判断;例如,迅速描绘用户画像,提供有贴心感的配套性聊天思路,做到千人千面。

  智能客服发展目前遇到的问题,不是新型服务与普通用户之间的问题,而是服务行业与普罗大众之间的问题,智能客服强不强直接关系用户体验高不高。需要注意,当多数人形成“智能客服不如人工客服”的刻板印象后,智能客服转变服务地位的成功性可能就越来越低。眼下,留给智能客服的时间不多了。(严奇)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