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成都都市圈如何构建

http://www.scol.com.cn(2021-12-23 8:12:50)  成都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秦海林
作者:秦海林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今年11月29日,经国家发改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这标志着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成都都市圈成为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和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都市圈承担着极核引领、先行示范的重要使命任务。高水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对于实现成都全市城市布局、产业、能源和交通“四大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更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点带面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都市圈

  与先进都市圈的三大差距

  经济总量与密度差距明显。2020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规模2.23万亿元,尚不足上海大都市圈(11.18万亿元)的20%,与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美国纽约都市圈也有10倍以上的差距。从经济密度来看,成都都市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为6737万元/平方公里,与深圳都市圈的1.7亿元/平方公里、东京都市圈的6.6亿元/平方公里、伦敦都市圈的14.8亿元/平方公里差距明显,但相较于武汉都市圈的3200万元/平方公里和合肥都市圈的2070万元/平方公里优势较为突出。从人口密度来看,成都都市圈每平方公里人口为896人,远低于东京都市圈核心区8700人/平方公里和上海都市圈4200人/平方公里。综合来看,相较于先进城市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在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都市圈交通通达深度不够。当前成都都市圈的交通通达深度仍不足,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条数、客运量与北京、上海、广州仍具有一定差距。对标国际,2017年东京都市圈市郊铁路长度为4476千米,伦敦、纽约和巴黎都市圈分别为3071千米、1632千米和1296千米,而根据成都市远景规划,到2035年成都轨道交通才会达到1666千米的线网规模,差距更为突出。同时,成都都市圈通勤采取的是成都中心城区地铁网+周边轨道交通网叠加的运营模式,运行时间长、换乘次数多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既有高速公路建成时间较早,车道数较少,不能较好地满足成都都市圈各节点日益密切的交通联系需求。城际间还存在多条“断头路”,市级快速通道尚处于起步阶段。

  城市功能联动协作不强。当前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率不足20%,汽车产业本地配套化率约为30%,相较于上海、深圳等城市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与韧性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内部来看,成都都市圈四个城市产业布局仍较为割裂、产业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各城市优势与主导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横向错位不明显、纵向分工协作不配套。特别是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协作上,尚未形成“成链成群”抱团发展的格局,产业协作配套不强,严重影响都市圈更高水平发展。特别是成都都市圈利益共享的行政藩篱尚未完全破除,在涉及跨区域产业合作上,利益分配方式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产业协作融入不深、联系不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都市圈更高水平发展。

  对建设现代化

  成都都市圈的四个建议

  强核心,率先做大成都极核增长极。成都都市圈核心在成都,先发动力在成都。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实力是形成都市圈外溢效应和辐射作用的先决条件,高水平建设成都都市圈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加快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一要增强成都高端产业引擎力。依托新经济优势,以场景营造赋能产业发展,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持续扩大规模,加快布局未来产业赛道,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二要增强成都前沿创新策源力。依托成都现有创新资源,加快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打造由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群、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联合体、高科技人才等组成的多层次创新体系,加速布局新技术赛道,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三要增强成都品质生活领航力。依托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创构未来公园社区样本,推动人口美好生活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总体均衡。

  强交通,率先推动都市圈立体交通同城同网。打造立体交通网是推动成都都市圈“破界成圈”的基础。以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缩短都市圈内部各城市的时空距离,是提升都市圈内部协同水平的基础支撑。一是共建共享国际枢纽。推进成都两大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在德阳、眉山、资阳建设异地城市候机楼,强化成都铁路主枢纽功能,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多式联运网络,提升对外通道能级;二是完善轨道上的成都都市圈。探索成立成都都市圈市域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公司,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由高铁、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组成的多层次、一体化、高服务的“同城化”轨道交通体系;三是构建智慧一体化交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集企业调度管理、线路优化设计、移动终端信息沟通、政府数字监管于一体的都市圈交通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都市圈公共交通信息化水平。

  强产业,率先打造一体化产业生态圈。成都都市圈持续壮大的支撑在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不同环节在不同等级的城市内进行重组,促使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配置,实现共同发展是成都都市圈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是做好产业一体化顶层设计。依托全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统筹重大事项的协调优势,打破原有按照行政区划布局的产业发展逻辑,共同编制产业协作发展规划,配套实施产业转移支持政策,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探索总部与基地、研发与转化等合作模式;二是加快打造“三带”协作产业集聚格局。统筹推进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及成都都市圈内经开区、高新区平台建设,组建都市圈产业联盟,推进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分工有序的优势产业集群;三是高水平建设一批都市圈高水平协作先行区。在毗邻地区规划建设一批“都市圈高水平协作先行区”,鼓励政策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同城化步伐。

  强协同,率先高水平融入新发展格局。都市圈建设的关键在协同,成都都市圈打造全国影响力的关键是打造“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升级版。破除行政藩篱,促进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快形成各区域层级互动是提升成都都市圈能级的重要抓手。一是强化统筹圈内协同。发挥成都中心城市的龙头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以及德眉资腹地城市的支撑效应,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行业、企业参与的区域协同机制,形成由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组成的“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管理结构,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二是同步推进成渝联动。处理好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的关系,立足双圈各自比较优势深化各领域合作,强化“长板效应”,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相向发展合力;三是做好两圈联动。发挥成都都市圈衔接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承上启下”作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成都都市圈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在“两中心两高地”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成都担当。

  (作者:秦海林,赛迪集团总经理、赛迪顾问总裁;张潇潇,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高翔,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