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

http://www.scol.com.cn(2021-12-20 9:16:00)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唐琼
作者:唐琼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经典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书记对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遵循,同时也提供了“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补短强弱,营商环境的改善才能提质增效。

  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拟在京、沪、深等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其目的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问题导向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切入点,从而将办事时间缩短,办事效率提高,办事成本降低。

  政务信息公开透明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前一公里”。“公平正义也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密切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多重利好要素的交汇和公开透明、运行规范制度环境的综合体现,是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政府在关键领域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之举,也是规范权力运行、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内在要求。重大信息的公开透明,既保障了群众和市场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权益,也让企业在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中投资,保证办事结果的公平正义,真正实现营商环境的可预期。政务信息公开扭住重点信息公开的关键环节,将各种重大信息、各项改革措施谋在群众最易感知处,努力构建公开透明、稳定和谐的营商环境。同时推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有机融合,通过政府重大信息和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破解“办事难”“难办事”的困扰。

  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放管服”改革特别关注企业接受政务服务的体验。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标准规范的政务服务是各级政府工作作风转变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最热切的期盼。当前,营商环境中政务流程冗长、运作程序繁杂低效、服务过程不标准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一直受企业和群众诟病。政务服务是市场主体感受营商环境水平最直接的环节,是关键环节和症结所在。亟需以“客户视角”重塑服务流程,在充分搜集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需求的基础上,聚焦办事环节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围绕“减流程、减证明、减材料、缩时间、降成本”的要求,拿出“硬功夫”、打好“组合拳”,打通事项和环节,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在服务流程重塑过程中,要把企业“关键小事”当作政府的“心头大事”,通过对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指标,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部门业务系统深度融合,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系统谋划好营商环境全过程“加减乘除”,做好无死角智慧监管的“加法”、突出便民利企的“减法”,做优标准服务的“乘法”,破除制度障碍、人为掣肘的“除法”,才能让市场主体与个人精准享受政策红利。

  “数字政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市场经济本质是“环境经济”,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政府服务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建设“数字政府”正是改善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一招。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最终目的是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从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爱办转变。企业的“一网办”,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惠企政策一体化平台,解决了惠企政策普遍存在“迟、难、繁、慢”等问题,让数字政府建设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数字政府建设方面,中西部地区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主要体现在顶层架构尚未形成、数字政府建设技术架构不清晰、数据存储管理不规范、安全防护体系标准不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支撑各类应用场景、实现数据价值化利用等直接形成掣肘。因此,政府在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营商环境时,要着重顶层规划设计,建设科学完善的框架体系。持续用力推出“城市机会清单”,构建市场主体信用综合评价体系,探索企业“套餐式”开办和注销服务,解决好“连、通、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等系列组合拳,用省心省力“非接触式”的“网上办”“线上办”“码上办”“掌上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水平。要切实打破数据壁垒,尤其要消除“数字鸿沟”,充分考虑处于“数字弱势”的市场主体,根据他们的特点,提供简单、易用的数字政务服务,给更多的市场主体“数字赋能”。

  便民利企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建设“有为政府”,就要打造“有效市场”,方能激发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从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