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放大匿名社交软件的威胁性

http://www.scol.com.cn(2021-11-9 9:22:5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为探知青年对匿名社交软件的看法,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75所高校的362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35.5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使用过匿名社交应用,54.56%表示未曾使用过,9.92%表示从未听说过匿名社交应用;而90.69%受访者认为匿名社交存在一定风险。

  根据上述数据,运用抽屉原理分析,至少有55.17%的受访者在未使用过匿名社交应用的前提下,作出“匿名社交有风险”的判断。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超过半数的实际体验统计,恐怕难以支撑“匿名社交软件有风险”的推论。可以相信,有一部分受访者受到“匿名即风险”的刻板印象影响。

  其实,回顾我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史,便不难发现,匿名社交并不是新鲜事物。微博、QQ、微信等早一批社交应用兴起之初,实名制还没有完全确立,他们在本质上也属于匿名社交。观点与个性的张扬,催化出丰富多样的网络生态。匿名化倾向在网络文化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正因为摆脱现实身份限制,网络空间才十分活跃。

  现今所谓的匿名社交应用,只不过在年龄、地域、昵称等方面更隐蔽化,天南地北跨社群桥接,缺乏现实的关系社交羁绊,但本质上还是实名制主导。“一人一号”的注册机制与手机号实名制的联系,让使用者的网络行为依旧受到法律的监管。倘若出现网络诈骗、数据窃取等不法事件,依旧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不法分子。

  辩证来看,一方面,匿名社交使得网友们在交流之间隔了一层“纱”,易滋生欺诈蒙骗、语言暴力、性骚扰等不良交往行为;另一方面,没有明确的现实身份指向,又不会引发群聚效应,匿名社交也能避免网络暴力倾向,让发言者敢于表达自身观点。匿名社交是“乌托邦”还是“修罗场”,关键看使用者与使用场景。讲究自我保护,理性科学地应对社交网络中的有害信息,才是我们最应当提倡的。

  时下,“元宇宙”成为当下互联网领域的热门概念。走进那个由虚拟空间构建的未来社会,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往往相互割裂。全然避免匿名社交应用,恐怕不适用于“元宇宙”一般的未来。对待匿名社交软件,我们还是得讲究扬长避短,给需求者留下隐藏自己的避风港。(严奇)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