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恳谈多些“板凳会”

http://www.scol.com.cn(2021-11-12 8:29:5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段官敬
作者:段官敬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治国有常,以民为本。“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都在如何掌握民生民情、民声民意,了解群众真实的意愿和诉求,从而真正把准群众问题的脉搏和症结,提出务实管用的办法、走心走实的举措,真正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切身难题,才能将好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当然,如何掌握了解基层实况、群众烦恼,关键就在于找准切入口和主抓手,把民情恳谈当作规定动作,同群众面对面、心连心、膝促膝,彼此走进心灵、进行思想碰撞、开启精神交流,摸准群众急难愁烦、喜怒哀乐。

  事实上,不少地方为了解社情民意、访问地方实情,往往采取“板凳会”形式,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倾听群众心声,打开话匣子、打开天窗说亮话,东家长西家短、芝麻绿豆沙、柴米油盐茶等等,透过一点一滴、咂摸一丝一毫,都能感受到民生疾苦和群众体验,真正将党心民心、党群群众联在一起,洋溢血浓于水、鱼水关系的情感底蕴。可以说,“板凳会”是一个介子、一个载体,更是一条纽带、一项机制,能够将民情民意反映出来,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提供前提条件。

  小小“板凳”,大大民生。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板凳会”就是同群众访谈的过程,是了解实情、剖析问题、“捕风捉影”的过程,也就是蹲点“板凳”、解剖麻雀的具体操作。与座谈会的严肃、办公会的程序相比,“板凳会”更加灵活与实效,打破场地和时空的限制,群众随机加入、不用刻意安排,走心谈实话、随心说真话、尽心吐真情,远远比汇报材料、工作总结、文件制度等来得真实可靠,是第一手掌握民情的“新鲜素材”。简单来说,“板凳会”就是“捉民生活鱼”。

  民情恳谈是第一步,“板凳会”是起点,“马上办”才是目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想民之想、察民之苦是前提和条件,“板凳会”也只是载体和路径,真正的落脚点和归属点是把群众难题解决、将民生难点疏通,增进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因此,“板凳会”还得看“马上办”,能否在“下了板凳后”,跑起来、干起来,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真正纾民之难、解民之困、造民之福。一般来说,“板凳会”上的小事,当决则决、能定则定、马上拍板,多些“板凳决断”,做到不拖沓、不等靠、不观望。

  “板凳会”是一扇窗口,一道风景。党群干群聚集一起,绘就为民办实事的美好画卷,根本要让实干、实效、务实充盈起来。尤其,防止“板凳会”成为“表面会”、沦为“走过场”和搞形式,成为个别领导干部的形象工程和亲民工程。所以说,民情恳谈、为民办事,还得把实干实绩作为评价的标准,靠实干说话、以实绩打榜,真正发挥“板凳会”、坝坝会、农家庭院会等办实事好事的载体作用。(段官敬)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