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 国无精神不强

http://www.scol.com.cn(2021-10-21 8:36:54)  成都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熊若愚
作者:熊若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挺起中国脊梁、激发中国力量、引领中国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引、精神支撑、智力支持,构建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坐标。

  筑牢共同的精神家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伟大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一以贯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以贯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只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只有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一以贯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宏愿,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上,既要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

  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现实要求。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得来的。贯穿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担负着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提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让精神文明建设真正造福人民群众。

  以坚定理想信念挺起中国脊梁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百年来,我们党正是凭借这份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在14亿多人民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高举理想信念旗帜,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以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人民有信仰,才能挺起国家的脊梁。坚持把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理论著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通过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把网络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善用信息革命成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以家国情怀滋养心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魂。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激发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建设精神家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培育共同精神家园。

  以核心价值观激发中国力量

  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让核心价值观时时处处发挥滋润人心的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坚持以文化人,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发挥好基层社区的平台和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将正能量公益广告融入城市景观设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走进百姓心田。弘扬志愿精神,开展慈善捐助、扶贫济困、义务献血、支教助学等献爱心行动,传递人间真情、彰显美德善行。在全社会宣传和传承道德模范精神,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实践活动,用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带动群众。

  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心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努力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润群众心灵。大力倡导和弘扬中华好风尚,以先进典型的风采感染人,讲好身边人的故事,让大家感到可亲可敬可学,激发友善之心、公益之心,让文明的种子扎根在城市大街小巷,让善行善举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以精神文明创建引领中国风尚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良好道德风尚,让精神文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擦亮文明城市名片。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通过更加科学的规划、合规的建设、优化的管理、贴心的服务来推进更高水准文明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刷新城市文明的高度,不断改善群众居住品质,使文明城市有根有魂,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加强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建设。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融合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移风易俗,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坚持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把更多自主权放到街道和乡镇,把更多项目放到农村和社区,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激发群众自愿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用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涵养心气,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师生文明风貌和校园文明风采,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激发文明家庭活力。文明家庭是文明城市的基石。文明家庭多了,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城市才有坚实支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创建,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让家庭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有力基点,引导家庭成员好学上进、忠诚报国,把中华民族好风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