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有质量的陪伴 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http://www.scol.com.cn(2021-9-13 8:42:46)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熊筱伟
作者:熊筱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双减”后家长该干什么?川观智库请教从部委“决策层”到一线“操作层”专家——

  给予有质量的陪伴 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双减”政策出台,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成都市是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双减”下的新学期已经过去近半月,面对新要求,川观智库在摸底采访中发现,家长群体普遍存在茫然与焦虑心态:“双减”后家长究竟该干什么?孩子空出来的时间,干啥才好?补习班没了,孩子学习甚至前程会不会受影响……这些问题既关乎每个家庭,也关乎“双减”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川观智库针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请教了从部委“决策层”到一线“操作层”的省内外专家。

  □川观智库研究员 熊筱伟 李媛莉

  A

  怎么看

  深入理解

  “双减”政策的一个深层逻辑就是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教育

  ●一句话理解“双减”带来的变革:让教育回归“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

  ●人的千差万别,就体现在家庭教育上。家长的“专业”就是从事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师大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告诉川观智库,“双减”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背后孕育的巨大变革。

  “变革”内涵当然很复杂,至少包括对教育观念的全面纠偏、对教育规律的重新认识等严肃话题。但多位受访专家都谈到,理解变革可以简单从一句话开始——让教育回归“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

  理解了这句话,就能理解家长辅导批改作业、熬夜督促孩子学习等做法的问题所在:家长不是专业教师,这不该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孩子)父母来自各行各业,对学科知识和教育方法不一定了解。强行让父母来辅导学习,既不利于家庭和谐,也不利于娃娃发展。”省社科院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华军表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进一步认为,学习知识主要职责在学校而不在家庭。学校的工作,就应该在学校完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躺平”。“双减”后家长该干什么?受访专家们答案一致:从事真正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根据目前正在全国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它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引导和影响。”

  受访专家给出了进一步阐释:首先,家庭教育肯定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张志勇强调,家长要认识到,过度教育不仅违背教育规律,甚至会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要发挥学校等其他机构、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这个“作用”具体是什么?张志勇认为其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它最根本、最有效的职能,包括了道德教育、自然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丰富内容。

  “人的千差万别,就体现在家庭教育上。”杨华军认为人的社会化,比如学习怎么与人打交道、怎么从事劳动等,是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书本里学不到、其他教育替代不了的一项工作。

  受访专家一再提醒,如今真正的家庭教育常常是不足甚至缺失的。

  这种不足,不仅表现为“孩子成绩优异却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等热点新闻。成都市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科研室主任李萍表示,在超过30年的一线咨询工作中,她发现不少家长都对家庭教育认识不清、对自己作为主体责任人的理解不到位,“现在孩子最缺的是什么?是父母陪伴。一些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培训班、大量花钱,但有质量的陪伴却非常非常少。”这就是家庭教育不足的一个典型表现。

  杨华军直言,“双减”政策腾出的时间,“如果家长都拿去打牌、刷视频了,那国家政策也就达不到目标。”他认为学校教育好了,家庭教育也必须要跟上。“双减”政策的一个深层逻辑,就是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教育,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回应担忧

  家长没必要被升学这座“独木桥”牵着走而忽视更多“立交桥”

  ●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考验相关单位的执行力,专家认为家长可相信政府的决心

  ●各种担忧根源于家长对孩子学业的“竞争焦虑”,这取决于部分家长对孩子发展认知形成的“路径依赖”

  真正的家庭教育虽然重要,但部分家长仍不敢改变原有观念和做法。

  直接原因,源于部分家长对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的担忧。川观智库通过摸底采访搜集到的观点包括“作业少了、校外培训没了,学校教学质量能不能保证”“如果培训转入地下,有人偷偷搞补习,我家孩子是不是要被甩远了”等等。

  回答上述问题,考验相关单位的执行力。张志勇认为,这需要政府部门遵循“双减”等相关政策要求,对“明补变暗补”等行为坚决治理、堵住漏洞,也需要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高质量的学习要求。

  不过受访专家认为,家长可相信政府的决心。杨华军特地对相关政策做了梳理: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就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发文;当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今年则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此外还有一系列文件在为落地实施扫清障碍,这都说明政府是下了决心的。”

  对政策落地的担忧只是表象。它们根源于家长对孩子学业的“竞争焦虑”。

  多位家长告诉川观智库,考试“指挥棒”不变,学校教再好,家长还是不敢放松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受访专家提到,基于个人过往经历和经验,部分家长对孩子发展认知形成了“路径依赖”——坚信只有读书孩子才会有出路,家庭教育的所有努力,就必须聚焦于如何提高孩子学业成绩。而这样单一的价值选择,只能导致“内卷”。

  杨华军建议这部分家长转变观念。他表示随着国家不断发展,“行行出状元”如今有了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将越来越多样化。这既是发展规律的必然,也能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等一系列举措中得到印证,“不是说非要读大学才能当工程师,普通工人只要努力钻研也能受人尊敬,也能当工程师。”

  “孩子成才不再只靠升学这座‘独木桥’,国家和社会已经为孩子铺设了很多‘立交桥’。”李萍认为家长眼睛如今没必要死死盯着升学,让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它牵着鼻子走,并因此焦虑不安。

  与此同时,专家提醒政府部门也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机会公平。

  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和孩子母亲,浙江《家庭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何彩琰对杭州市相关做法有直接观察。她告诉川观智库,当地除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外,还在探索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民办小学初中的全面摇号、优质师资流动等,“事实证明组合拳打好了,家长焦虑是可以有效缓解的。我个人感觉现在有一点回到我小时候的环境——平时没啥补习,周末上一些兴趣班,这样挺好的。”

  张志勇特别提到北京市近期提出的大比例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在他看来家长“择校”的关键是择师。实现校长教师定期轮岗常态化,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安排,有助于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B

  怎么办

  建议家长

  把握“身教”和“尊重”两个词,学点实践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论”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可从陪伴孩子入手,尝试一些亲子活动并在这过程中进行讨论与分享

  ●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不要总拿“别人家孩子”来比较;也包括尊重并培养孩子的自主性,避免形成被动型人格

  解决了观念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在“怎么干”上。

  从事一线咨询数十年,李萍接触了数以万计的家长。她发现即便认可上述观念,不少人对于家庭教育到底该做什么还是不明白,“家长们往往只咨询具体问题,像孩子做事不专心怎么办?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都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办法,而不想怎么去规划实施家庭教育,怎么去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她提醒家长,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长期系统学习,相应社会层面也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公益指导服务。

  除了接受系统专业指导外,受访专家也谈到了实践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论”,川观智库整理归纳为两个关键词:“身教”和“尊重”。

  身教,和品德教育直接相关。“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李萍表示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不变的规律。

  重视身教,并不等于家长“不用特别干什么”。多位专家提到孩子成长需要家长陪伴和参与。具体怎么做?李萍建议家长可尝试一些简单的亲子活动。比如周末节假日,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劳动或者徒步行走。她特别提到过程中和孩子互动的重要性,“亲子阅读要取得好的效果,家长应该和孩子展开讨论,一起梳理下书中人物关系,交流分享下各自感受和看法等等。”在这过程中,家长的价值观等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代际传递。

  尊重,首先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李萍认为“要承认孩子间的差异性,接受自己孩子的特点,不要总拿‘别人家孩子’来比较。”她建议家长在包括兴趣班选择、是否要补习等问题上听听孩子的愿望,根据他兴趣特长来顺势而为,而不要一味强加自己意愿,“大家都学钢琴,我也要报班。孩子不喜欢就没效果,家长焦虑就成倍增加……这是一个死循环。”

  她特别提到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不少家长经常说自己初心完全是为了孩子,但孩子不接受,搞得身心俱疲,“这有可能是你语言表达和说话方式有问题。”李萍谈到一个例子:有时孩子做作业磨蹭,家长一来就抱怨指责,说孩子东想西想,做事不认真……各种扣帽子、贴标签,而不是以帮助者身份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一起想办法,“你得让孩子感受到,你在为他好,而不是一说话就让他难受。”至于具体怎么沟通,她建议家长可简单参考平时和同事沟通的方式方法。

  尊重,也包括尊重并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储朝晖认为这恰恰是当前家庭教育的“短板”。孩子们从小到大习惯于被安排,以至于自主性逐渐消失,形成被动型人格,“老师家长让干啥就干啥,长大后没人安排就不知道该干啥了,很难生成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这需要家庭教育去呵护、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储朝晖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拿出约60%时间用于和课程相关的事,剩下40%时间让他们自己支配,学自己想学的、玩自己想玩的,“就像画画需要‘留白’一样,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与此同时,从小有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权利意识,孩子4岁左右是自主性成长的关键期,这时可放手让他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给他权利,由他负责。这有助于孩子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逐渐培养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建议政府

  支持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

  ●成都中小学基本建有家长学校,且开展有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部分本地家长学校存在“有学校、不运行”的怪现象,专家建议将家长学校从中小学“独立出来”,提高办学水平

  家庭教育不仅是每个家庭的事,也需要政府和社会支持。

  如上所述,专家建议提供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事实上四川在这方面已有探索。以成都为例,根据该市教育局2016年发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次年底全市中小学合格家长学校建成率要达100%,同时将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具体情况如何?去年相关单位完成了一份以成都市家庭教育现状为主题的调查。一位参与调查的专家告诉川观智库,上述目标基本得以实现。除家长学校建设外,成都市还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库,开设了24小时家庭教育热线,每年开展数百场培训,“成都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探索,应该是走在全国前列。”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进步空间。2019年浙江省即围绕家庭教育出台了《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明确了家长义务以及各级政府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有效规范和引导。根据公开信息,随后福建、湖南、山西等省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条例。而目前四川仍没有相关地方法规出台。

  此外上述专家提到,部分本地家长学校中还存在一个“怪现象”——学校有了,但真正运行起来的不够多。一些家长学校因报名人数太少,连培训班都办不起来,“可能连(家长学校)牌子弄哪儿去了都不晓得。”

  在他看来,这固然有家长观念转变不到位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供给侧问题。

  目前家长学校主要依托中小学而建,“一般是搞德育的副校长或德育处主任兼任家长学校校长。但不管是他们还是授课老师,平时工作压力都很大,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无法完全满足家长学校需要,办学水平自然上不去。”他建议能否将家长学校“独立”出来,探索在每个特定区域(如学区)建一所单独的家长学校,专职负责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此外,他还建议可尝试探索相对标准的教学大纲和指导用书。

  结合浙江经验,何彩琰建议四川可成立省级层面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去各地开展义务宣讲;同时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地方经费保障。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