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精神命脉”更精神

http://www.scol.com.cn(2021-9-21 9:45:2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意志品质等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精髓,是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是滋养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情感之源。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现代杂文诗歌;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民族精神,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从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传承,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美德传颂,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把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把根和魂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优秀传统文化是价值之源。从古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这个基础和源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动力之源。从《诗经》中“载驰载驱”“我心则忧”的许穆夫人,到《楚辞》中“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哺育滋养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让“精神命脉”更精神,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林伟)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