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抗震救灾精神是勇往直前的信心之基力量之源

http://www.scol.com.cn(2021-9-14 9:03:5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08年5月12日,8.0级汶川特大地震骤然发生,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面对严重灾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迸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巨大力量,赢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五千年,从来都不是靠老天的眷顾,而是靠着自强不息的品格、坚韧不拔的毅力。8.0级特大地震,让灾区山河移位,巴蜀之地满目疮痍。有哲人说,灾难是历史,也是舞台。面对骤然而至的特大地震,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共抗国难,进行了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抗震救灾的分分秒秒、日日夜夜,无数同胞的大义大勇、至爱至情,人民军队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灾区内外的手足情深、骨肉意重……一幕幕、一幅幅,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展示了国家力量,显示了民族精神。

  精神的能量是强大的。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当年的《香港商报》在时评中曾经说过,翻开古今中外人类的灾难史,每逢重大灾难之后,几乎无可幸免地伴随着动荡、流民和疫症等并发现象,而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后,却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有研究灾难史的专家称创造了奇迹。我国在防灾抗灾中,重视发挥体制优势,遵循科学和法治精神,强调合力和效率,注重以人为本,创造出防灾抗灾的中国特色、中国速度、中国模式,中华民族最美好、最善良的感情和品格得以弘扬和升华,让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成为团结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巨灾的坚强精神纽带,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神的基因是传承的。灾难从来阻挡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艰险也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汶川、玉树到芦山、鲁甸,在一次次地震灾难中,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升华,中华民族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这种精神力量不仅是灾区重建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面向未来的胜利保证。事实表明,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这些可歌可泣的中国精神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民族精神串接起来,展示出来,成为愈挫愈勇的力量源泉。精神在心、力量在身,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就没有过不去的通天河过不去。

  精神的感召是无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与特大地震灾害顽强拼搏的精神结晶,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升华。看今朝,展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时代所趋、事业所需、党心所向、民心所系,更是勇往直前的信心之基、力量之源。(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