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补链强链延链 推动出版融合创新发展

http://www.scol.com.cn(2021-8-23 7:38:48)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罗勇
作者:罗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把创新作为出版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大力推进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数字出版已然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是迎接数字时代的必然选择

  ●以补链为中心构建大出版格局,以大数据为支撑锻强出版发行产业链,以文化为基因延展产业链

  “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以数字化为驱动,通过“补链强链延链”推进出版融合创新发展,成为出版发行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站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新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高质量创新为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既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也是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肩负的时代重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30年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发展也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的关键时刻。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发展产生“质变”是一个事关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社会工程,而创新正是驱动并贯通各个环节的“牛鼻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创新”在不同内容板块中被着重提及15次,无论是总结过往发展经验还是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远阶段谋篇布局,“创新”都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下,技术创新改变人们文化生活方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与很多行业一样,出版发行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同样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化增长动力的紧要关口。以创新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出版发行行业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把“数字赋能,融合发展”作为解题“题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出版发行行业如何应考?以创新为驱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成为解题“题眼”。

  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今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这项举措旨在引导出版业大力实施数字化战略,系统性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为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数字赋能,融合发展”是响应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是新出版生态下客观生存的需要。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载体从“纸”到“网”再到“屏”,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式逐渐转向“文字+视频+音频”的全媒体阅读,构建了全新的阅读生态。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4.94亿。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倒逼出版发行产业必须实施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出版融合发展。这既是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机遇,也是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所在。

  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不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活方式数字化。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1.16%。数字出版已然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闻出版业的产业新常态和新引擎。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是迎接数字时代的必然选择。

  以“补链强链延链”答好出版融合创新考题

  要以补链为中心,构建大出版格局。出版是内容产业,不论技术如何创新融合,优质的内容资源都是核心。以此为根基,要不断补齐出版产品产业链,构建内容多载体呈现、多媒体传播、多终端消费的大出版格局。一方面,应以IP孵化为目标,构建并补齐全版权运营的关键链条,打通图书、报刊、电子书、音视频、影视作品等之间的界限,打造立体产品格局;另一方面,应创新尝试一个内容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产出多次增值的出版产品生产服务方式,推动出版产品从一次性售卖转向长链、长尾开发。

  要以大数据为支撑,锻强出版发行产业链。生活方式数字化不仅重塑了新兴文化业态,也催生了多元文化消费需求,对出版业的供给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生产方式推动文化产品供给的信息流、商品流和服务流不断融合,进而对文化产品在生产端、服务端和运输端实现产业协同提出要求。面对生态和业态的变更,出版发行产业也需要持续锻造强化产业链。一方面,推进多渠道融合发展,以高效服务消费者为中心,推进中盘与零售、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传统电商与新兴自媒体等渠道的融合发展,打破渠道之间的边界,构建有效的对接机制,发挥各渠道所长共同为消费者服务,增强出版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构建出版发行大数据中枢系统,推动出版与发行环节更高效融合,从内容到渠道共同发力,以线上线下共融共建来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打造适应新消费需求的、全方位的文化服务场景,构建出版发行命运共同体和生态闭环。

  要以文化为基因,延展产业链。随着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带有情感属性的体验消费日益成为带动消费者买单、获取高溢价的原因,方所、文轩Books、单向空间、钟书阁等雨后春笋般走红的高颜值书店,正是实体书店将竞争从功能、价格和服务转向体验之后的成果。推进出版融合发展,应该遵循“内容为王+跨界融合”的发展路径,跳出“出版+”走向“文化+”,增强出版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感,不断延展出版发行产业链。一方面,应立足海量内容资源,发挥多年积淀的渠道、用户、品牌资源优势,探索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要激活文化基因,立足四川巴蜀文化走廊、藏羌彝文化走廊以及三星堆—古蜀文明、红色文化、大贡嘎环线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服务和体验,推进“出版+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作者系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