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史,寓教于剧——红色诗意话剧《待放》

http://www.scol.com.cn(2021-7-2 10:29:58)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焦阳
作者:焦阳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信仰和成长的戏剧作品。四川大学历时两年多打造的红色诗意话剧《待放》以独具一格的叙事视角、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极具张力的舞台表演,作为“剧美天府”回望百年路 奋进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季演出剧目,于6月25日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公演,吸引近千名观众观看。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仅了解到红岩英烈江竹筠鲜为人知的川大求学经历,更感受到她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到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

  江竹筠于1944年至1946年在四川大学学习生活了两年多。《待放》一剧用舞台化的形式将这段尘封的历史展现在当代观众的眼前:1944年在川东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江竹筠化名“江志炜”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以普通学生身份为掩护,做群众工作,在进步同学和中间同学之间,开展新的革命工作。22岁的江姐考入川大,孜孜学习两年,24岁离开,五年之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以江姐为代表的红岩英烈,在重庆解放前夜牺牲,是他们走向精神涅槃的“绽放”。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在川大,学习中的江姐完成了人生冲顶之前最后一程的品格攀援和精神成长,也完成了其人生绚丽“绽放”之前的蓄势“待放”,《待放》剧名即源于此。

  复调对话。《待放》在历史回望与当下现实的比对中展开叙事,川大校园是不同时空不同人物身处的相同场景;相仿的年纪、相似的求学经历是当代学生与青年江姐共同的人生时刻;前两者与作为其精神化身的成年江姐和在川大时期的学生江姐(江志炜)跨越时空的对话共融交织,时空、场景、人物相互勾连形成了剧作的复合叙事结构。在贯穿“明远楼、望江畔,是两代人,隔着70年的时空,相互探问,又相互打量”主旨同时,既从结构上为革命者跌宕起伏的命运营造出纷繁复杂的时代语境,也从期待视野上拉近了与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距离。

  诗与远方。正如剧中台词“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而奋斗”是彼时青年江姐所追求的“诗与远方”,《待放》一剧跳脱了革命叙事中常见的悲壮与激昂情绪,用诗意的表达描绘出革命先烈心中“有希望的明天”。诗与舞,影与乐共同勾勒出抗战大后方成都的离乱与生机,抗争与希望——一声声的川江号子,一队队的川军出川,剑拔弩张的袍哥人家,济济一堂的川大名家,导演用巧妙而娴熟的舞台技巧,快速切换舞台场景与角色,在舞台的假定性中构建出恢弘的历史现场。行云流水的视觉迁幻与川流不息的角色更迭,时而热情奔放的摇旗呐喊,时而细腻婉转的低语倾诉,在悲怆的历史图景描绘中饱含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极具强烈的现场感染力。

  重塑经典。红开衫、蓝布袍、齐耳短发与白围巾是江姐的形象符号,在重现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同时,《待放》也从历史的细节中挖掘出这位坚毅的革命战士青春而富有人性的一面。根据现存于四川大学档案馆的一张学号为331044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与其在校期间为数不多的老照片,剧作在人物造型上还原了学生江姐齐肩卷发的真实形象,这在当年颇为时髦的装扮恰恰是为了隐蔽身份的需要,既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展现了革命者浪漫的情怀,为剧作增添了新意与诗意的色彩。

  精神传承。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待放》正是以“寓教于剧”的方式追忆、缅怀川大校友“江姐”江竹筠烈士的事迹,以师长、学长带动青年学子完成这一场革命先烈的精神接力。作为一部学校作品,师生、校友共同组成了《待放》的演出阵容,这其中既有话剧界颇具实力的川大青年校友演员,也有尚在求学的专业学生,特别是其中不在少数的非专业学生,其表演强化了作品呈现的真实性与真诚感。

  一部作品在艺术性与思想性上总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但《待放》却并不沉溺于说教,在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情感真实之间产生时代的连结,并传达到观演的每一瞬间,推动了知觉一体化与认同的构建。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