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经典铸就中华民族的入世精神

http://www.scol.com.cn(2021-7-5 9:47:36)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舒大刚
作者:舒大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儒家经典知多少?

  四经:在春秋初(孔子之前)只有四部,包括《诗》《书》《礼》《乐》四经

  六经:至春秋末年孔子集历史文献之大成,“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修《春秋》”,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体系,而后形成中华民族永世不绝、亘古不易的六经

  后来经典逐渐有所增减或阐释,形成——

  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九经:《诗》《书》《易》加《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十三经:“九经”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四书五经:“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易》《书》《诗》《礼记》《春秋左传》

  经典是历史的根、文化的源、民族的魂,是人们生产生活、再造文明的精神食粮和心灵家园。认识经典的存在和价值,研习和传承好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实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重要途径。儒家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认识宇宙、社会、人生的许多成果。今天,我们提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事文化建设,向文化强国迈进,首先就是要从品味经典的积极入世精神入手,从这些在历史上长期流传的文化经典中,汲取前知上世、近修现世、下传后世的智慧。

  □舒大刚 邱雪来

  儒家经典“以史为教”积极入世

  ●儒家经典能成为奠定民族习性、规范文化特征的强大精神力量,不仅与经典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分不开,也因着儒家思想高扬“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经”是织布车上的纵线(或编联竹简的丝绳),“典”像竹编简册尊撂在案头上,“经典”则有经过整理而后形成的完备系统的要籍之意。儒家经典,在孔子之前只有四部,包括《诗》《书》《礼》《乐》四经,《左传》载“说《礼》《乐》而敦《诗》《书》”;《王制》讲“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管子》称“泽其四经”,都是春秋初以前经典的真实情况。至春秋末年孔子集历史文献之大成,“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修《春秋》”,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体系,而后形成中华民族永世不绝、亘古不朽的六经。后来经典逐渐有所增减或阐释,形成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九经(《诗》《书》《易》加《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十三经(“九经”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或者四书五经,“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易》《书》《诗》《礼记》《春秋左传》。

  自孔子弟子散游四方,友教诸侯,为王者师,而后六经得到广泛传播、民众智慧大为开启,于是形成诸子游说、百家争鸣的局面。自文翁于西汉景帝末年在蜀郡开设学宫、实施七经教化,以经术通明者为官吏,而后开启“以文化人”“以文选吏”的新时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而后经学成为全民教化,经典遂成为觉世牖民、移风易俗、塑造人格、影响政治,进而奠定民族习性、规范文化特征的强大精神力量。

  儒家经典在历史上之所以能起到这些作用,不仅与经典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分不开,也因着儒家思想高扬“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首先,经典是历史文献,是后世考知历史的主要依据。与其他宗教经典多为教主口说开示的性质不一样,儒家经典是历史文献的结集和先贤智慧的结晶。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说明儒家六经并非只是圣心独运的空言垂教,而是依据“旧法世传之史”整理而成的“以史为教”的经典。《尚书》是尧舜夏商周文诰的汇编,《诗经》是商周朝野诗歌总集,《礼经》是三代文明制度的积淀,《乐经》是尧舜以来音乐教化集成,《易经》是伏羲以来圣贤记录已知、推导未知的经验总结,《春秋》中虽有孔子寄托的“王道”(或“王心”),但是“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故《庄子·天运》写道:“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如此看来,我们要讲明尧、舜、夏、商、周以及上古历史,明确古代思想学术的渊源,主要靠的就是六经,后儒所谓“六经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历史事实,也是先秦以来儒者的共识。《庄子》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六经正是以史为教,以先王经验为说,以文诰、诗歌、历史、哲学、礼仪,甚至占筮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化的宝典。故前此之历史赖之以存,后此之智慧由是而启。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同理,如果没有儒家经典,哪里有持续不断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孔子以积极入世之心,将儒家经典修订成为讲明道理的主要载体。六经虽皆“旧史”,但也是先民关于天地万物和人伦社会的经验总结,其中蕴含有“先王之道”“成败之迹”,特别是经过孔子“论次”和“笔削”“阐释”后,其中的“仁义”思想和“德义”精神得到充分凸显,“经”就成了载“道”之书,也成了问“道”之津。按汉儒的观点,六经是圣人认识“道”的记录,包括天地之位、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四时之运、五行之德等自然之道,也包括行政区划、君臣职守、声律历法和古今成败等王者之治。六经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的总汇。《汉书·儒林传序》也说:“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六经成了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实现个性修养,关心社会治理的重要教材。

  由于儒家“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社会功能的自我觉醒,儒家经典还成为历代儒生、儒吏甚至开明君主实施教化的主要手段。孔子主“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性本善”,荀子主“人性恶”,但都主张推行社会教化、实现移风易俗,而“礼乐政刑”与经典教育则是必由之路。无论孔子出于“学道易使”“闲邪存诚”的考虑,或是孟子出于恢复“四端”以致“良知”的诱导,或是荀子出于“化性起伪”的礼乐防设,儒家各派都不否认六经教化的作用。荀子所谓“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最后成为圣人的教育模式,仍为儒家各派所共同遵守。自从儒家经典明确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联师儒”(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以后,开明的统治者也时常提倡庠序之教,化民成俗。汉人说理重视五行(金木水火土),因为五行为事物之本、万化之源;汉人言治重视五常(仁义礼智信),因为五常为人性之本、教化之基。六经也正好具有对五行之理和五常之教的揭示与促成功能。《汉书·艺文志序》说:“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乐经》民神同乐效果,体现了“仁”的精神;《诗经》提倡准确表达感情,体现了“义”的原则;《礼经》讲明行为规范,体现了礼制文明;《书经》的博古通今,体现了“知”的精神;《春秋》善于评断事理,体现了“信”的精神。六经是与“五行”(或“五常”)原则互相匹配的,从知识到人格,从形下到形上,进而实现了儒家经典教化的最高境界——通神达道。汉武帝“表章六经”,更进一步推动了儒学入世经世的理想变为现实,同时也迎来了中华文化第一个高峰时代的到来。

  历史上,秦汉的大统一得益于《春秋》“大一统”思想,“书同文,车同轨”来自于《中庸》的启示,两汉经学、历代史学得益于对儒家经典的研习和模仿,历代礼仪等制度建设受启于儒家《礼经》的典范,中华诗国得益于《诗经》教化,宋明理学得益于“四书”的讲明,中华孝悌忠信等道德伦理得益于《孝经》的垂范,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三才、时中、常变、经权等观念,得益于《周易》《尚书》的启迪,似此之类,不一而足。从思想学术讲,中国是一个经学的国度;从社会治理讲,中国是一个文治(“以经术文饰吏事”)的国度。我们无论是研究历史、文化、文字、语言、思想、学术,还是讲明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都离不开对儒家经典入世精神的细心品味。

  充分发掘儒家经典的当代价值

  ●阅读儒家经典的过程,就是文化自觉过程;读懂儒家经典,就会增强文化自信;宣传好儒家经典,让儒学积极入世精神深入人心

  从现实的需要来看,儒家经典也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具体谋划和定义了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任务和途径,其中“主要内容”明确划定“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还具体提炼了各方面的优秀内容,其所设定都是古今辉映与经相通的,如“修齐治平”出自《大学》;“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出自《周易》;“脚踏实地”虽是俗语,但宋儒李过注《周易》履卦九二“履道坦坦”即“所谓脚踏实地也”,可见也是《易》义之一。“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出自《左传》;“道法自然”出自《老子》;“天人合一”正式见于张载《正蒙》,但张氏明确说是“《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至于“讲仁爱”明见于《论语》“仁者爱人”;“重民本”出自《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守诚信”本于《论语》《中庸》;“崇正义”取自《论语》;“尚和合”出于《周易》《国语》;“求大同”正见《礼运》。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顾炎武《日知录·正始》的提炼。“精忠报国”(又作“尽忠报国”),见于《周书·颜之仪传》《宋史·岳飞传》;“振兴中华”见于清儒郑观应《盛世危言新编》及孙中山《兴中会章程》;“崇德”(又作“据德”)出于《国语》《论语》;“向善”见于《亢仓子》;“见贤思齐”见《论语》;“孝悌忠信”见《孟子》;“礼义廉耻”见《管子》;“自强不息”见《周易》;“敬业乐群”见《礼记·学记》;“扶危济困”意蕴见于《尚书》《论语》;“见义勇为”见于《论语》;“孝老爱亲”见于《孝经》;“求同存异”见于《左传》《晏子春秋》的“和同”之辨;“和而不同”见于《论语》;“文以载道”是韩愈等人提出的创作理念;“以文化人”化用《周易》“人文化成”;“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是王维、苏轼等人的艺术造诣;“俭约自守”意蕴取于《周易》;“中和泰和”亦是《周易》。

  举凡《意见》提出的30余条值得传承发展的基本内涵,都是从经典及古文献中提炼出来的,其中除个别(“道法自然”等)见诸子史文献外,其余绝大多数出于儒家经典,其中又以《周易》《左传》《论语》《孟子》等文献最多。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其实就在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之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应当从传承儒家经典入手,而儒家经典之所以跨越二千五百余年后仍然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是与其人民本位、积极入世的精神分不开的。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价值观,其实是一套提升个人修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备理论。正如《大学》中所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很显然,在儒家思想中,个人修养的提升和修行是为了齐家。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庭,拥有健康幸福的家庭生活。进而,才会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和胆识。值得注意的是,修身的核心在心正。心正是身修、家齐、国治的根基。从孔子提倡仁智勇君子人格,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修养,到宋明时代的正心诚意的天理、人欲之辨,无不体现了儒家关心现实、重视修身、社会治理等积极入世精神。

  儒家经典在漫长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以其人本入世风格,培植了中华历史之根、思想之源、信仰之魂。作为特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承载、文化典型,具有源头活水、精神家园的价值,体现了信仰体系和价值标准,是知识和道德的统一,教育和教化的结合。我们提倡文化自信,这些儒家经典记忆是应该被唤醒的,尤其是它们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更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今天复兴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从学习儒家经典入手。让儒家经典走进课堂,让儒家经典融入国家教育体系。因为阅读儒家经典的过程,就是文化自觉过程;读懂儒家经典,就会增强文化自信;宣传好儒家经典,让儒学积极入世精神深入人心;传承发展儒家经典,就可以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等精髓发扬光大。(作者舒大刚 邱雪来,分别系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院长助理)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