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岂能成烧脑的数学题

http://www.scol.com.cn(2021-6-28 8:37: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丁家发
作者:丁家发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食品保质期经常分为春冬季、夏秋季,当春夏难以鉴定时,食品保质期如何算?日前,南京市民王先生购买的糕点,生产日期为4月16日,保质期标注为“春冬120天,夏秋60天”。如果按照春季120天来算,则还未过期,如果按照夏季60天来计算,则刚刚过期。那到底过没过期呢?(6月26日《扬子晚报》)

  食品保质期一般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它是鉴别能否继续销售和安全食用的重要信息之一。然而,现实中许多食品的保质期标注,却像一道烧脑的数学题,由消费者自己去计算,这让一部分实质上已经过期的食品“蒙混过关”继续销售,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笔者认为,食品保质期岂能成烧脑的数学题,保质期应当标注得一清二楚,千万不能“算计”消费者。

  从理论上讲,食品只要在销售流通环节,没有明显的环境改变或是存放方式不当,在保质期内的食物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而保质期也是消费者判断食品是否安全,是否选择购买的重要依据。因此,很多商家在食品临近保质期时大幅度降价促销,就是为了在超过保质期下架前抛售,尽量减少经济损失。这样,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保障,如果廉价购买临近保质期食品,也节省了经济开支。

  但是,一部分商家却在保质期时间上大做文章,利用春冬和夏秋季保质期天数不同的情形,标注保质期并不明确什么时间到期,而仿佛设置成了一道数学题,让消费者自己去计算。如此,消费者首先要知道生产日期,还要判断到底是按秋冬季还是夏秋季的保质天数来算。如此烧脑的数学题,不少消费者则选择放弃,任由商家怎么解释怎么算,就有可能将已经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卖给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食品保质期之所以分为春冬季和夏秋季,是因为在不同的季节,气温不一样,意味着食品存储条件也不一样。春冬季节气温低,食品保质期会更长一些;而夏秋季节气温高,保质期就短。市场监管部门认为,应按比例计算出具体的保质天数,以南京市为例,2021年南京入夏的时间为5月27日,这意味着消费者买到的糕点自4月16日生产,至5月26日春季结束,共度过了40天,占春冬保质期的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二保质期。5月27日进入夏季,则剩余保质期为夏季保质期的三分之二,即40天,应于7月6日过期。因此,该糕点售出时仍在保质期内。看看,这么复杂的烧脑计算题,有多少消费者能够算得清楚?

  食品安全无小事。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商家对食品保质期的标注,应当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比如,商家根据生产日期提前计算好保质期,直接标注什么时间到期,不再让消费者自己烧脑计算,以方便消费者辨识选购。总之,商家不能在保质期上“算计”和欺诈消费者,否则,一旦欺诈消费者的内幕败露,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商业信誉受损不说,还要受到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惩罚,最终将得不偿失。(丁家发)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