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上清华,学霸们该如何同台竞技?

http://www.scol.com.cn(2021-6-19 10:18:0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正值高考季,一位幸运的“女生”,不需经过高考,已正式“就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唐杰教授的学生,开启大学生活。“她”就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发团队主创的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新华每日电讯》6月19日)

  面对媒体采访,唐杰教授表示:“我们希望华智冰有个人体的外形,能不断学习,希望将来‘她’能像人一样思考,甚至在很多任务上超越图灵测试,具有通用机器学习的认知能力。”可以说,伴随着AI技术成熟发展,数字人越来越“像人类”,跨越“恐怖谷效应”恐怕也不再遥远。

  我们才习惯虚拟主播、虚拟偶像、虚拟客服进入生活,想不到现在竟然诞生了“虚拟学生”。AI数字人制作走出职业化导向,被赋予非职业的学生身份,着实令人诧异。诚然,即便身处AI浪潮中,学生群体也不必产生“被AI替代”的危机感,毕竟当学生并非服务他人。与数字人同台竞技,还能让清华“学霸们”更进一步。

  必须得承认,AI赋予了数字人无可匹敌的高效学习能力,普通学生与虚拟学生的竞争空间可能会集中在“创造能力”上,“如何学以致用”正是当代学子所缺失的一环。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虽然当前AI创作还不能脱离“仿造”层面,还不具备强烈的个人风格,但学生创作与AI创作进行对比,也能发现不足,找到差距。

  在许多科幻向的小说、电影、动漫作品中,总不乏“AI学生”角色。其实,数字人进入高校,不仅仅让校园生活更有科技感,让高校学生接触AI技术,其深层作用可能在于让AI模拟人类的成长轨迹,赋予AI更多“人的气味”。与AI为友,共同进步,或许能消除年轻人的AI焦虑感。

  虽然华智冰具有“学生身份”,可眼下数字人的学习轨迹必定和普通学生不一样。她不必上课,不必听课,不必去食堂吃饭,不必在操场运动,缺乏身体体验,让AI与学生实现深度交互,产生共情作用,想必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着眼未来发展,全面的尝试还是有必要的,“延长毕业”必不可免。

  无论什么职业,什么身份,都应当正视AI发展浪潮,今天能产生虚拟大学生,明天就可能产生虚拟小学生,后天就可能有虚拟社管阿姨。只有接纳与学习,才能在进步中,保持优势。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