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给老师送花,传统文化教育岂能“凋零”

http://www.scol.com.cn(2021-4-4 9:58:1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郭元鹏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安徽宣城一幼儿园小朋友给老师送了一朵粉色的小花。幼儿园孙老师轻声细语问为什么送给她,答案差点没把她给送走。小朋友回答到:因为清明节快到了。老师当场心就咯噔了一下,没想到人生第一次收到花居然不是因为情人节。随后老师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清明节的科普。(4月3日《光明网》)

  老师收到学生的鲜花,原本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收到了鲜花的老师却是“又高兴又无奈”:高兴地是,学生知道尊敬老师;无奈地是,这不是一朵普通的花,而是“清明之花”,倒不是说老师迷信,而是说当懵懂的孩子不知道清明节意义的时候,这凋零的是“传统文化之花”。

  收到“清明之花”的老师,以这次的“误会之花”为契机,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清明节的科普课,从清明节的来历,讲到清明节的意义,从清明节的对亲人的思念,讲到了清明节的对先烈的敬畏。一堂清明节的科普知识,让孩子们终于知道了清明节的意义。

  清明节给老师送花,暴露出的问题是不少的。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还是欠缺的。虽然目前在倡导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挥之不去,传统文化课堂的比例,还是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一个方面是,传统文化课堂,并没有专业的老师,多数都是其他课程的老师代为讲授的,数学老师有时间就数学老师讲,英语老师有时间就英语老师讲,体育老师有时间就体育老师讲,结果“不专业的传统文化课”发挥的作用不大;一个方面是,传统文化教育还处于浅显的层面,讲不深,讲不透,孩子听得稀里糊涂,自然也就会对于传统文化十分懵懂了。

  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穿上一身汉服衣裳”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学校的传统教育流于形式,所谓的传统文化课,不过是让学生“穿上汉服衣裳”写写书法,画画图画而已,深层次的东西并不多。

  清明节给老师送花,这是“误会之花”。而实际上闹出误会的,闹出笑话的何止是孩子们!即便是成年人,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比如,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发送的短信都是“端午快乐”,而实际上应该是“端午安康”;比如,过清明节,某地一家小区的物业公司在小区大门上悬挂了“祝全体业主清明节快乐”的条幅……诸如此类,其实都是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导致的尴尬现象。

  清明节给老师送花是尴尬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埋怨孩子们“不懂事”,更应该反思的是孩子们的“不懂事”背后的问题,那就是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加强了,不能让传统文化这些我们“手心里的宝”丢失了。

  孩子清明节给老师送花,本质上是传统文化“鲜花的凋零”。这说明,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怒放的花朵”!不能再让孩子之知道“愚人节”,更应该知道“清明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