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Z字形斑马线的治理细节值得肯定

http://www.scol.com.cn(2021-4-13 8:23:4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堂吉伟德
作者: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3月底以来,有不少住在常州市钟楼区长江中路广景山庄附近的居民发现,路口出现了一条奇怪的斑马线,在道路中间错开分成两截,设有“向右看”、地灯、减速带等标记。这是新型z字形斑马线,可有效提醒行人过街环顾两侧、汽车减速让行,减少路段中间斑马线上的事故发生。(4月11日《光明网》)

  受根深蒂固的习惯影响,“中国式过马路”难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事故的90%。“中国式过马路”有两种表现形式,除了斑马线的基本规则没有得到落实,行人无视安全风险而擅闯红灯,机动车驾驶人员也没有做到“礼让行人”减速慢行,最终导致斑马线上的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为此,各地先后展开了多轮整治行动,直指“中国式过马路”之患。不过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几年前,北京市启动了“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调查显示,北京开罚行人“组团”闯红灯一年,七成人表示过马路的习惯变化不大,有的想起来就守规矩,忘了就不守;有的则完全和以前一样。这些都足以说明,行为习惯的矫正和改变,除了教化和惩戒,利用技术性的手段来进行规范,也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和必要之举。实现治理手段的创新与升级,就应当尊重现实和规律,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手段。

  习惯养成为长期所致,矫正和治理自然也非一日之功。尤其对于公共治理来说,希望通过“一罚了之”的简单化和高效化,自然无以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之疾通常“细节决定成败”,取决于公共治理的智慧与能力。有时候一个技术上的改进,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韩国,设计师便给人行横道做了改革,将人行横道的侧边改为弧形,让它更加符合人们的行走习惯;而在日本,日本爱知县有50条人行横道安装了红色发光装置,可使交通事故死伤者至少减少四分之一;德国的柏林有一种“自动人行道”,它以每小时15千米或25千米的速度移动。

  这些做法国内也有不同形式的尝试,并取得了很明显的示范效应,比如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严重状况,有的是协管员拉起了拦绳;有的是交通警察设置的路障,有的是构筑起了人墙。温州市区锦绣路与西山路十字路口装上了“斑马线智能护栏”,当红灯亮起,栏杆自动降下,阻止行人横穿马路。当绿灯亮起,栏杆自动上升放行。湖北黄石大冶市交管部门在市区一个路口处设立了“喷水”装置。诚然,中国式过马路的根本原因,还是守法和守规意识不强,“心中之墙”没有筑牢。然而,没有治标也就没有治本,只有不断地治标累积并不断培养习惯,才能让守法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若是没有外部环境的优化,没有技术性的引导和规范,那么以此为基础的更高标准,也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治理,理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才能在措施上更加科学合理。严管重罚是一种手段,技术性限制与规范同样重要。启用Z字形斑马线在技术上并不高深,跟德国式“自动人行道”、日本式“红色发光装置”一样,只是巧妙地进行了技术层面的小小改动。不过,恰是这些细节上的充分体现和有效补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矫正和纠偏效果,让“斑马线规则”得到更好地遵守和执行。从试点的情况来看,“Z”字型斑马线的设置基本达到“绕起来、慢起来、看起来”的效果,大幅增加了机动车安全视角,有效避免视觉盲区,提升安全距离,增加反应时间,真正解决了“鬼探头”问题,这样的治理智慧和细节值得充分肯定。(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