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理财课”沦为“劫财课”

http://www.scol.com.cn(2021-3-4 8:46: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叶金福
作者:叶金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限时0元,干货满满,马上报名,告别死工资,实现财务自由。”“超火爆理财项目,轻松日赚3000元。”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类似这样的广告宣传语,在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中屡见不鲜。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因轻信商家的宣传踏入理财课陷阱,不仅没有学到理财知识和技能,反而蒙受经济损失。(3月3日《工人日报》)

  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袋里有了“闲钱”。于是,一些人便开始想通过理财的方式,让“闲钱”变成“钱生钱”。正因为有那么多的人想通过理财“赚快钱”,一些网络平台便适时推出了各种“理财课”,并大肆宣传,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理财课”的课程培训。

  但据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理财培训机构、“商学院”等存在打着免费的旗号吸引用户,但中途收取高额费用、教师资质造假、课上讲的东西网上都能查到、客服联系不上、课程没开始群就被解散等问题。可见,不少网络“理财课”其实是一个“陷阱”,存有诸多风险,很可能会让“理财课”沦为“劫财课”。

  而且,一旦涉及此类“理财课”纠纷时,由于一些企业的理财课程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具体课程内容是否能够上线,往往没有明确的说法。加之,一些不规范的民营机构或者纯个人开的理财班,甚至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备案或者审批,等等,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维权困难。

  因此,笔者以为,要避免“理财课”沦为“劫财课”,还需“多方给力”。首先,需要“行业监督与指导”。一方面,监管部门应严把审批关和准入关,并做好备案,绝不能让打着“理财课”幌子行骗的无良企业轻而易举地进入平台,既骗了消费者的钱财,又收割了消费者的“智商税”。另一方面,要加强理财指导,让广大消费者知晓理财存有风险,一定要谨慎进入,防止被欺骗。并通过理财知识、理财风险评估等相关技术指导,避免消费者盲目轻信,误入“骗局”。其次,需要出台“市场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应尽早出台理财课程的市场规范,用市场规范规避无良企业打着“理财课”的幌子行欺骗之实,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三,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投资观,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切忌总想着“赚快钱”,而掉入无良企业设置好的“陷阱”里,致使“理财课”成为“劫财课”,不但没有学到相关的理财知识和技能,反而“失了财”而蒙受经济损失。

  笔者相信,只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出台市场规范,再辅以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投资观,就一定能戳穿无良企业借“理财”之名,行“劫财”目的的骗局,从而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