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建设必须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http://www.scol.com.cn(2021-3-21 7:33:4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丁乔
作者:李丁乔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半月谈记者在部分地方采访发现,一些新建村史馆不接地气,甚至“变味走样”:老百姓去看的少,干部看的多;展品中,本村特色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一些村史馆不仅缺少“乡土气”“文化味”,还劳民伤财,滋生形式主义。(3月20日《半月谈》)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村史馆、村史长廊、脱贫攻坚陈列馆等乡村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蔚然成风。对一个村而言,建设村史馆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之举,有利于展现具有浓郁特色的本土文化,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有利于凸显时代变化中的乡村发展变迁,不管是对一个村来说,还是对一个村的群众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村史馆建设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村史馆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偏离了方向、背离了初心,沦为只有领导看、没有群众看的“政绩展览馆”,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占了上风。

  必须提及的是,建设村史馆的初衷,不是为了给领导视察参观打造的点位,也不是一味地展示工作成绩,更重要的,是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乡村发展,进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或因为缺乏经验、缺乏人才,或因为政绩观、价值观、事业观不正确,等等因素导致村史馆建设同质化严重,充斥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气息,要么奉行“拿来主义”、千篇一律,要么草草布局、匆匆完工,要么专供领导参观、无视群众需要,脱离了实际需要的村史馆,就不再是村史馆,缺乏村史馆应有的元素,村史馆也就失去了蓬勃的生命力,除领导干部和参观团队外,鲜有人来问津。所以,村史馆建设,必须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村史馆建设的立足点是本村发展建设历史,领导干部照片固然该有,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能求其全,而要求其精。要大力挖掘本地特色文化,以实物体现浓烈的风土人情,展现本村群众生产生活的历史和现状。要打破同质化现象,充分结合本地实情实际,把最具特色特点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有相似的或者相近的,尽量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努力实现在差异中凸显特色。要大力挖掘群众中非常具有典型代表的人物和事件,通过故事呈现,彰显群众勤劳朴实、奉献实干的优秀品质。要科学布局,既兼顾系统性、全面性,又兼顾多样性、多元化,以还原历史场景的手段增强可进入性、互动性、贴近性。

  村史馆建设事关乡村文化振兴,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事关凝心聚力推进事业发展,所以,决不能把村史馆建成没有人看的“僵尸馆”,也不能建成只为满足领导视察参观的“政绩馆”。建好一个村史馆,不是易事,需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方听取专家建议,科学化设计、高质量布局、本土化展现,不仅留住乡愁,更激发奋斗力量。(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