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要始终绷紧抵御风险这根弦

http://www.scol.com.cn(2021-2-15 9:22:13)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袁威
作者:袁威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底召开会议要求,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当前,我国正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程度关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力度和深度。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一步集聚,因此一定要抓好其中风险的存量化解和增量防范。

  存量风险是制约乡村高质量治理的藩篱桎梏

  在日益提速的乡村建设浪潮中,长期积累形成的阻碍和挑战成为乡村全面振兴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是老龄化加速,凸显乡村社会保障不足风险。城镇对农村青壮年的虹吸引力稳步增大,导致农村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持续提高,人口结构不优的情况愈发显现。此外,留守老人互联网技能不充分、现有养老服务不完善、较高水平社会保障功能不健全等,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社会结构失衡。二是“三低一高”凸显粮食安全风险。从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来看,粮食规模化程度低、人均耕地面积低、人才储备数量低和特定作物对外依存度过高,推动农业人工成本高、粮价调节潜力变小,形成的粮食安全风险将伴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推进而更加突出。三是人口外流凸显治理主体弱化风险。农民进城规模越来越大,造成农村社会空巢化,致使农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后备人才缺乏,村级班子弱化,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是突发事件凸显应急治理薄弱风险。从“非典”、禽流感,再到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乡村应急人员、技术、设备等储备体现出不充分不完备特点,农村基层有效防控重大突发事件方面的风险较大。五是高品质生活需求凸显居家安全风险。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但同时存在一些居家安全风险,例如山寨食品较多、液化气瓶超期服役、用电线路不规范等。

  增量风险是阻碍乡村高水平治理的暗礁险滩

  存量风险体现的是乡村治理长期存在的传统风险,而增量风险则反映了进入新发展阶段,因不能匹配乡村全面振兴新要求而随之出现的新风险。

  一是生计能力提升不足引发返贫风险。脱贫攻坚阶段,贫困农户物质资本增加,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但部分农户致贫要素主要为缺乏自然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这类要素短期内难以改进,可能限制农户生计能力提升,易引发返贫风险。二是集体造血不足易引发村集体债务风险。全面振兴乡村进程中,部分村庄“弱发展能力”与“强发展欲望”的矛盾,容易造成村集体过度“负重前行”。三是长效机制不足引发生态治理难以为继风险。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代表的生态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考核指标,“集中整治”后重建轻养等问题可能形成生态治理不可持续阻碍。四是政府强主导引发农民参与治理不积极风险。乡村治理过程中,少数基层政府存在一手包办、过度干预的苗头,而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阻碍。五是文化建设滞后引发农民价值观偏向风险。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资本下乡过快甚至急功近利可能形成农民单一追逐物质利益倾向,导致农村社会关系紧张,乡村治理的价值观偏向。

  健全制度抓纲带目破解风险防范风险

  乡村治理要始终绷紧抵御风险这根弦,破解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这关系到我国乡村能否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势头,也关乎国家现代化视域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化解乡村治理存量风险,关键在健全制度。要有效化解老龄化风险,要以老人农业为基础,完善家庭养老和社区内部的互助养老,进一步维系和强化当前支撑和化解农村养老问题的制度体系。要有效化解粮食安全风险,不断强化和创新促进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性供给,加快推进涉农涉粮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有效化解基层治理主体弱化风险,制定村级后备力量发展规划,注重在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青年中储备和培养村级后备力量。要有效化解应急治理薄弱风险,建立健全应急全过程治理的制度体系,明确纵向上各层级、横向上相关部门的行动边界和管理权责,做到突发处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有效化解居家安全风险,强化农村食品、设备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建设。

  防范乡村治理增量风险,关键在抓纲带目。防范脱贫后返贫风险,要稳住就业基本盘,抓好公共服务提升衔接,持续改善乡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医疗卫生基础条件。防范村集体债务风险,要合理规划村庄项目建设,严禁举债列支村级非生产性支出;要将化债、防债列入村干部考核内容,将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真正落实到位,避免任期内无限制、无责任举债。防范生态治理长效机制不健全风险,要通过正向激励促进群众积极投身生态治理,形成干部群众齐抓共管、持久参与的协同治理大氛围。防范农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风险,要唤醒农民的角色意识、自主意识,支持农民自主讨论、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和发展定位,提升农民作为乡村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的法治思维能力、自我提升能力。防范乡村价值观偏向风险,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尊重农村文化生成法则,实现对原生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作者系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副教授)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