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推动高质量发展

http://www.scol.com.cn(2021-2-1 9:10:07)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志彪
作者:刘志彪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阐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原则,指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基础,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大都是前所未有,但时与势依然在我们一边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判断。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多年不懈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实践证明,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基础,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逆全球化动向的顽固性、国际矛盾斗争的尖锐性、国际秩序重塑的长期性,变得越来越突出;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外部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影响共存,我国经济发展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但是,机遇之大同样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时与势依然在我们一边。

  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抓手

  ●在新发展阶段,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阶段是一种历史方位,在这个历史方位之中,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这三者之间是一种指导思想、实现途径和发展结果(目标)的关系:在新发展阶段,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逻辑关系,本质上是由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必须完成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所决定的。一是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如果没有新发展理念作指导,如果不注重利用我们庞大内需的竞争优势,如果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那么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大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既要有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容的供给来保障,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充分的就业、更优美的环境等,也需要有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机制来分配,更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有效链接外需和提升发展质量来实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这三者都是完成根本目标的措施,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抓手。

  过去,我国实行的追赶战略在形成“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因资源的倾斜使用和追求数量增长,也留下了许多突出的、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发展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发展质量的提高。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发展中的“有与无”“多与少”的矛盾,早已让位于“好与坏”“优与劣”的选择。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目标下,未来我们有必要继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调节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掌控好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关系,在保持生产率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使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发展实惠。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十四五十四五””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只有按照新发展理念继续进行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战略机遇期的各种挑战,保证“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发展理念在“十三五”规划中已有提及。在实践中,“十三五”规划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使我国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十四五”时期,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应该客观地看到,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发展过程中,只有按照新发展理念继续进行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战略机遇期的各种挑战,才能保证“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实践中,必须继续坚持,坚决贯彻落实。如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实现重大突破,才能破解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关键产品被人卡脖子的被动状态,实现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只有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才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进一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才能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只有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才能使我国生态环境发生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等等。

  构建新发展格局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

  ●“十四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路,转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双循环”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构建新发展格局事关全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需要注意和强调的是,“十四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初期提出,其中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落在传统产业去产能;2017年,供给侧改革去杠杆的重心逐渐转移至金融领域;2018年下半年开始,供给侧改革的重心逐渐转移至补短板,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十四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路,转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因此,预计未来5年国内大的政策都会围绕这句话展开,“双循环”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当今中国的经济运行、转型和升级,主要问题和矛盾在于循环体系不畅。能不能正常循环起来,直接决定发展质量。过去在国内市场狭小的背景下,我们的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是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即在客场进行的。因为人均收入低、消费能力差,如果企业仅仅瞄准国内市场,就没有办法通过销售以实现扩大再生产。经济转轨中虽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迅猛增长,但由于国内市场分割或市场主体的信用不足,企业发现我们的国内市场往往是看起来比较大,而实际可利用的规模和效能并不大,企业就更愿意选择出口销售。

  2008年之后,尤其是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后,这种在客场进行的经济全球化,不仅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抵制,而且对我们来说也需要主动进行战略转换。一是过于依赖西方国家的市场,容易遭遇某些国家的抵制;二是对自身发展资源利用不足,不能有效地用好自己逐步成长的市场容量的优势;三是简单地进行出口,难以在竞争中培育出自主品牌和技术并取得高附加值,而且容易丧失发展的自主性。因此要尽快把在客场进行的、以出口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升级为在主场进行的、以利用内需为主的经济全球化。要利用内需,对全球开放市场,既拉动中国经济成长,又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一是内需就成为实现全球化战略转型的工具、资源和手段;二是中国市场成了全球市场后,新一轮的全球化将在我们的主场进行,内需市场开放是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三是既可以利用内需来拉动进口需求,也可以利用内需促进外需增长,即一方面用内需虹吸全球先进生产要素为我所用,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创新经济;另一方面依托于庞大的内需,实现规模经济和差异化的优势,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走上去。

  “十四五”时期在新发展格局下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从刺激扩大内需的制度改革、统一大市场建设、虹吸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链集群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在新发展格局下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第一,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刺激扩大内需的制度改革。扩大内需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起点和基础。扩大内需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前者与刺激生产性、努力增加和提高生产率的制度改革有关,这是扩大内需的决定性方面的因素;后者与如何分配的结构性改革有关,影响甚至决定后期的蛋糕生产。实践证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是一种最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制度结构安排。因此“十四五”规划必定要较大幅度地调整现有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并为此制定新的战略和政策。

  第二,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任务,置于改革政策设计的优先次序。在主场实施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是国内必须有强大的内需支撑或拥有超级市场规模的优势,从而该市场可以为全球的资源和要素提供新的发展机会。这一逻辑必须在“十四五”国家战略规划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坚决的贯彻实施。要素市场改革是中国统一市场形成的难题,也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重大调整的基础。

  第三,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建设各类虹吸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平台,这是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在“双循环”的主场全球化态势下,我国庞大的内需,将会为全球先进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创造巨大的发展机会。大力吸引各类技术和人才,是促进创新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措施。

  第四,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把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心,转移到引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链集群建设上来。自主品牌、自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只有在内需主导的企业间竞争中才有可能完成。因此在基于内需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的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要利用好庞大的内需,顺势去激励企业和地方政府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链。

  (作者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