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年十大理论热点 你要的“学习”干货都在这里

http://www.scol.com.cn(2021-1-4 9:45:18)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四川日报理论评论部
作者:四川日报理论评论部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四川日报全媒体与省委党校联合梳理发布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在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35年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伟大的实践必将催生伟大的理论。这一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引领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四川日报全媒体与省委党校联合梳理发布2020年十大理论热点,希望能为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提供帮助。

  新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成果

  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这是目前可查阅的公开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概念,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拓发展新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对经济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理论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出发,剖析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揭示其内在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就是要谋大势、思大局,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和突破性进展,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凸显而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统筹“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我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化解我国经济关系的内在矛盾、激活经济活动内在动力的实践创新。马克思曾经对国民经济循环进行了充分论述:“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必须是连续不断地、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则生产过程就停滞了,就没有生产过程循环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就是要把握住经济运行总体与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循环和周转不畅。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大循环动能会明显减弱,国内市场主导的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愈加明显,内需潜力随着“美好生活”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会不断释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为战略基点,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同时发力,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破除各地小循环,推动形成一个动力充沛、内部协调、循环通畅的社会再生产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大势所趋。全球化一方面通过各国经济相互融合,提升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又因国家差异加剧了国与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收益的不均衡。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更好地联通国内、国外市场,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许彦)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底色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疫情等现实挑战,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为作出正确抉择、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前提。

  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底色,是新时代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1835年,一位17岁的名为卡尔·马克思的德国青年即将度过他的中学时代,此时的他和大多数中学毕业生一样,需要完成中学毕业考试,也需要为将来的职业方向作出选择。于是,一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德语作文呈现在世人眼前,在这篇文章中,卡尔·马克思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位17岁的年轻人怀揣着“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的信念,走上了一条深刻改变人类社会命运的光荣之路。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他们合作的最初成果——《神圣家族》,这篇诞生于唯物史观形成前夜的重要文献,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深刻阐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以及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作用将不断扩大的原理。

  1845年春,马克思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根本特点,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落脚点是市民社会或市民社会阶级,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资产阶级;新唯物主义的落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或无产阶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即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以宣言的形式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作出深刻阐述,强调共产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实现没有剥削和压迫、消灭了三大差别、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毫不动摇、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同德、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杨雨林)

  最初一公里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严起

  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组工作条例和党的工作机关条例,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是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领导机关,总书记用“最初一公里”形象生动地道出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如果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央和国家机关贯彻落实时失之毫厘,到了基层就可能谬以千里;如果贯彻落实的“第一棒”就掉了链子,“两个维护”在“最初一公里”就可能落空。

  马克思、恩格斯重视党的纪律,在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中就提出:“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马克思通过考察巴黎公社指出:“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而现在这些勤务员经常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借口国家机密和国家权利玩弄的一整套骗局被公社一扫而尽”。同时,公社的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随时可以撤换,意味着政治特权的取消;公职人员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意味着物质特权的取消。这两者共同发力,就能防止公职人员由社会的公仆蜕变成为领取高薪、享有各种特权、高踞于人民之上的社会主人。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抓好中央机关、国家机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示范带头作用,很早就提出了“当模范”“作表率”的要求。早在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提出要加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地方各级政权机关中党的建设问题,强调在组织建设中要用好民主集中主义,重视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在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许多工作人员中,正在滋长着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的倾向……我们必须向这些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现象进行经常的斗争。”党中央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党政机关党的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确保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始终坚持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中央和国家机关直接决定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要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

  走在理论学习前列。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要在学习理论上有更强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更高要求,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中央和国家机关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党中央形象,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带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王凡)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020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文章鲜明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为各项事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重大理论判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和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在要求。

  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革命运动的未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两个必然”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必须坚决维护党的核心。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大力量在于团结,而团结的关键在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回顾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毫无疑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从思想上完全明确这一“最大国情”,才能真正读懂中国近现代史,真正走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猝不及防。中国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展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毫无疑问,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凝聚应对各种复杂风险挑战的磅礴力量。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在统筹“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只要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与时俱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任何风险挑战就无法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 (郭祎)

  伟大抗疫精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新的精神丰碑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伟大抗疫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支撑,更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新的精神丰碑,成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疫精神的阐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文化精神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充分重视和肯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特质和人本特质。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准确地揭示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不存在脱离了历史背景和现实物质力量的纯粹个体的精神生产。而社会历史的演进也不排除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是主客体在实践上的统一,因而文化和精神力量既是实践的,也是历史的。马克思强调文化是人的实践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突出了文化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力量的发挥,突出了人自由自觉创造的本质和理性的文化精神,并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归。“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溢着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尊重和肯定。伟大抗疫精神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和发展。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正是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出发,基于对文化精神力量的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抗疫精神既是实践的,也是历史的,它既植根于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守望相助,以人为本、科学理性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又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传承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对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基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充分肯定,伟大抗疫精神张扬了生命至上的价值内涵。疫情暴发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也正是基于人的主体性精神,而不是完全被动地屈从于自然和命运的安排。面对来势汹汹又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疫情,中国人民彰显了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舍生忘死,顽强拼搏,同时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抗疫工作的全过程,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在实践中谱写了舍生忘死、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的彰显也体现了对有限性的超越。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无数逆行者将生死置之度外,将个体的生死融入到国家命运的责任担当中,“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成为抗疫中的最强音。 (陈叙)

  七种能力

  应对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实践路径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总书记全面、系统的论述,精准概括出我们党当前应对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实践路径,为领导干部如何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干部能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提高政治能力是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个民主指的是政治民主。因此,讲政治和提高政治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干部的第一位要求。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写到,协会的伟大目的之一就是要尽力使各国工人在争取自身解放的统一大军中不仅有兄弟和同志那样的感情,而且像兄弟和同志那样地行动。这就提出了强化政治立场、政治认同、政治情感的能力要求。

  调查研究能力是基础。马克思的调查研究思想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马克思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揭露摩泽尔河沿岸地区政府脱离人民的管理机构的“官僚本质”;他与恩格斯实证考察英国伦敦工厂的工人运动,在1848年写成《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后来总结,这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

  科学决策能力是前提。科学决策能力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直接反映,是办好事、办成事的前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中指出,辩证法“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熟知各个不同的时代所出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见解”。领导干部必须全面系统把握我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科学决策能力。

  改革攻坚能力是抓手。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恩格斯也在《致奥托·伯尼克》中写到,“‘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唯物史观科学看待社会变革,要求领导干部努力提升改革攻坚能力,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应急处突能力是保障。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风险意识。领导干部要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做好风险研判、科学预防,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游刃有余,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群众工作能力是根本。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领导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抓落实能力是关键。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更是实践,是理想,更是为了实现理想的奋斗和运动。马克思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领导干部要提高抓落实的能力,踏实做事、恪尽职守,这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关键。 (禹竹蕊)

  系统观念

  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指明了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组织管理水平的路径。

  系统观念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我们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把事物放在相互联系的系统中去认识谋划,既要从与一个事物相关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去全面把握,也要从一个事物产生的源起、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最终产生的结果这样一个整体演变的系统去分析研判,防止片面、孤立、静止的认识和处理事物。

  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一直十分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念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毛泽东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革命建设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四面八方”“论十大关系”等,都是洞悉时势、总揽全局的系统谋划,形成了我们党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系统发展的理念和方针。邓小平始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宏大系统工程来认识和设计,无论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还是对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处理,都体现出深刻的系统思维。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特别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的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强军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正是以系统思维谋划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鲜明体现。总之,系统观念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正确运用好系统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善于运用系统方法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善于全面把握两个大局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效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内外两个循环的良性互动;必须注重各个领域、各个区域之间的统筹兼顾,使得各项政策相互配套、相互衔接,在协调均衡中形成整体效能;必须在重视顶层设计和整体目标的同时也注意具体任务的分解和配合,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协同耦合。 (杨继荣)

  科技自立自强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科学技术天然就具有创新这一要求和属性。我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即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程度决定了生产力的规模、状况及作用范围。反之,以创新引领的生产力发展又决定了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曾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科技创新,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马克思主义认为,以科技创新为基石的生产工具的进化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要求我们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要在充分发挥这一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就是要更加强调自主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创新跨越;就是要组织全社会力量,实施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恩格斯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这也是一种“遥相呼应”,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坚决优化政策设计,打通科技转化通道,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适应科技发展需求铺路。

  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把方向搞清楚。回溯历史,列宁就一直强调科技进步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中他指出,“必须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和农业。”方向对了,前路才会光明。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利用制度优势,制定详细的技术进步战略规划。

  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列宁认为,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 (尹宏祯)

  习近平法治思想

  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思想旗帜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是继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之后,在全国性会议上全面阐述、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不仅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遵循,也是我们全面、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的基本逻辑。

  “物质决定意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马克思明确提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指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法律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都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归根结底都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特征,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动力和源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根基就是人民,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融合,高度统一的。

  总体观和系统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突出优势。对法治建设做总体性思考,注重法治建设各个方面的协同一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突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同时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些重要论述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和系统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社会基础、阶级本质和内在结构的关系,必须作为整体来考量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 (吴涛)

  脱贫攻坚经验

  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贫困是一种久远的社会现象,系统、理性关注贫困问题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从马克思主义提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在不断追溯致贫之因,坚持探寻治贫之路,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扬,形成了人类摆脱贫困的丰富思想和实践智慧。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及其生动实践,让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保障。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按照马克思的话说:“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彻底解放无产阶级。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重大胜利。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是消除贫困的必由之路。十月革命后,苏俄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也表明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消除贫困创造物质条件,就像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和减贫道路的不断探索,也一再证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是“第一要务”。我国正是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人类减贫奇迹,实现了全民同步迈入小康。

  人民群众是摆脱贫困的主体力量。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我国脱贫攻坚的实践正是通过激发和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如期脱贫。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生动实践。

  精细化治贫是贫困治理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精准脱贫的实施方略。“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脱贫攻坚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实质就是将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扶贫转变为“精准滴灌”式扶贫。为了实现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脱贫具体路径,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也是我国贫困治理的独创性经验。 (吴晓燕)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