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就地过年”更要关爱“留守儿童”

http://www.scol.com.cn(2021-1-12 8:28: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郭元鹏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每年春节都能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小王,最近心情有点失落。由于多种原因,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决定今年不回老家过年了。而同村的留守儿童小李,父母不在身边疏于管教,沾染了一些坏习气,很让家人操心。当地村干部说,虽然常常给留守儿童送玩具、送书本,物质上基本不缺,但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们的心理问题。(1月11日《人民日报》读者版)

  受到几年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各地都在倡导外地职工“就地过年”。“就地过年”是现实的需要,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他好”“为了我好”。只有把“就地过年”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疫情防控的安全。“就地过年”,需要我们所有在外地就业的职工多些“防疫情怀”。“就地过年”就会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留守儿童”的春节如何过!

  上一个春节,已经有在外地务工的人员“就地过年”了,这一次的“就地过年”,可能导致一些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两年没有见面”了。即便只是今年的春节不回家,孩子与父母不见面的时间也已经一年的时间了。可想而知的是,孩子“见到父母”的心情是焦渴的,父母“看看孩子”的心情是浓烈的。一边是父母的“团圆焦渴”,一边是孩子的“望眼欲穿”。但是,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是需要“把思念埋藏在心底”的。今日的“不见面”是为了他日的“多见面”。

  疫情之下的“就地过年”,更需要考虑父母和子女的感受。不能“回到家乡”零距离的团圆了,可是,也需要想办法满足“团圆的诉求”。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给予关心关爱。这是温暖的,这是阳光的,这是多情的。疫情之下的春节,如何破解“不能见面”的思念!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在父母“就地过年”的春节,更多去关注“留守儿童”,让“父母不回家的春节”也能是热热闹闹的,也能是幸幸福福的,也能是温情脉脉的。

  镇村干部,社区干部要教会留守家庭的老人使用视频通话功能或微信,让“留守儿童”春节期间多与父母远程“见面谈心”。对于家里没有电脑和网络的留守家庭,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他们统一到“有网络的地方”与“就地过年”的父母,视频通话聊天,尤其是年三十的晚上;对于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应该建立儿童活动中心,开展读书活动,娱乐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团结友爱,感受春节快乐;有关部门则需要及时组织开展对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走访慰问和关心关爱活动;不妨开展一些“父母子女互寄小礼物”活动,让孩子和父母之间,通过这种暖心的小互动实现“心灵的零距离”。

  父母“就地过年”,留守儿童的春节更要不寂寞,多关心“留守儿童”实现“就地快乐”也是社会的职责。父母“不回家”,团圆要多些“网上见”。(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