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跳舞大妈都需要“友好型广场”

http://www.scol.com.cn(2021-1-11 9:08: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邓海建
作者:邓海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城市中成长,营造适宜儿童发展的空间对此尤为重要。1月10日,多位教育专家表示,广场的存在对于儿童的健康身心发展不可或缺,国内目前鲜有“儿童友好型”广场,建议中国广场建设应增加儿童因素的考虑,加快“儿童友好型”广场建设。(1月10日中国新闻网)

  家门口的广场,不仅是大妈跳舞的乐土,还是儿童成长的原乡。

  不过,随着城镇化速度加速,“儿童友好型”广场大概要么依赖于开发商的良心、要么蜗居于小区内千篇一律的游乐园。纳思公益在浙江杭州针对“广场幸福指数”进行了一次社会问卷统计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至18岁在校生以及大学生等群体。调查结果显示,88.6%的人认为,“家庭附近400米以内有广场,幸福指数有提高”。有45%的答问卷者表示,“家庭附近没有视野开阔、设备齐全的广场,童年过得有些遗憾”。抬头都看不到一片天,哪里还能生长出云彩般的童年?

  广场这件事,对儿童来说,其实已经等不及。2020年8月27日,教育部公布调研结果发现,与2019年年底相比,半年来,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这个趋势,触目惊心。当然,青少年近视防控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要紧的一点,就是给孩子“光合作用”的舞台——坚持户外活动必不可少。当然,广场不仅仅是眼睛的休憩所。就像纳思公益负责人尹振亚所言,“在古雅典时代,广场是文化中心,也是哲学家演讲的场所。我们开展的广场幸福指数调研,也验证了’广场’是城市孩子类似农村广阔田野自由呼吸、快乐成长所在的推论。”或者说,在乡村远离的今天,城市孩子的原野,就是自由自在的广场。在这里,他们离泥土最近;在这里,他们离天空最近。

  儿童广场,说到底,是儿童成长空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心理空间固然要紧,物理空间亦不可缺。值得一说的是,不少国家很早就注意到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首次规定了儿童需要特殊照顾的条款。199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市”,以及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制定和提倡的“国际儿童友好城市方案(CFCI)”,从根本上推动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对儿童是“友好”的?诸多纷繁复杂标准的背后,肯定离不开儿童广场的规划与建设。

  在广场舞大妈和打篮球少年时时需要靠肌肉来“争夺领地”的现实语境下,呼唤儿童广场的落地,可能确实有待点奢侈和空想。更何况,此前还有媒体报道:一群老人正在跳广场舞,3名玩滑板的孩子从人群中穿过,最前面的孩子却被一位老人故意伸脚绊倒。儿童广场的尴尬,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从儿童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从社会教育的功能出发,呼唤城市政府在儿童广场建设上有点现实主义的考量,也不是痴人说梦。毕竟,我们确实会从儿童在城市生活的“地位”与“空间”上,看到一座城市最底线、最柔韧的部分。

  儿童与跳舞大妈都需要“友好型广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他们当能放飞梦想。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