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N背后的形式主义

http://www.scol.com.cn(2021-1-14 9:38:5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汪东旭
作者:汪东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英文字母N时常被用来指代一种变量。在一些基层的工作总结、经验材料,甚至红头文件中,经常会看到N的存在。比如,形容在党组织引领下的多元参与,便用“1+N”来表示。形容多个部门对应多个企业,就用“N+N”来表示。这本身是一种简洁的方式,但用得过多过滥,却容易使人一头雾水,甚至沦为形式主义。

  公文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件,有时为了严谨,或许需要冗长地表达和阐述,以消除歧义并确保民众更易阅读理解。这时候,如果能够进行缩写简化,既有形式上的新意,也能方便人们获知信息。但一些地方动辄便把N杂糅文件中,比如,原意是“构建了一个核心、三个中心、多种保障力量的工作格局”,就可能会被概括为类似“1+3+N”的表达。这显然已经走偏走样,偏离了简洁的初衷。

  更进一步说,N的泛滥使用,也表明公文中存在过度缩写、滥用专业术语等问题。在一些地方性文件中,时常出现缺乏前后文语境的缩写表达,比如“三三制”“1234工作法”等等。不仅没有起到宣传政策、推动工作、凝聚共识的目的,反而让群众听得云里雾里。既平添了群众理解阅读的障碍,还削弱了文件的传播力、割裂了干群间的血肉联系,甚至对有关部门的公信力也是一种透支和伤害。

  简洁不等于滥用。滥用N来概括性表达,往小里说,是起草者文字水平低、行文不严谨;往大里说,则是一些地方务虚不务实、重形式轻实干的政绩观偏差。一些地方为了突出工作成绩,绞尽脑汁在形式上求新求异。嫌文字过于平铺直叙,于是就掺杂一些看上去有新意的东西。其目的,不外乎是想通过形式的创新引起上级关注认可,以彰显工作成绩、突出担当作为。

  文件代表党委政府的形象。重视文件的起草、用语、习惯并非小题大做,而事关干部队伍风气、干事创业生态、履职用权效能。N的泛滥使用,对推进改革发展、保障民生福祉并无裨益,而是一种画蛇添足、矫揉造作的表达方式。基层部门、干部应该警惕N背后的形式主义,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表达,把党政机关的政策规定写得通俗易懂、更接地气,从而提升服务效率、增进政策公信力执行力。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